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性能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当AS的加入量为PAC加入量的三倍左右时,才可能达到与PAC相当的絮凝效果,即CODCr去除率达70%,浊度去除率达80%以上。

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们所形成的絮体也有所不同:加入PAC后,形成絮体的速度快,絮体大而严实;加入AS后,形成絮体的速度慢,絮体不大,而且较为蓬松,过量投加后易使胶体产生再稳定现象,絮凝效果明显下降。

3.5.2 相同试验条件下PAC、AS絮凝效果的对比

分别取两份200mL水样于干净的烧杯中,各加入0.1g PAC、AS絮凝剂,以150r/min的搅拌速度作用10min,静置沉降20min,取上层清液,测定CODCr、浊度,计算去除率。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同等条件下PAC、AS絮凝效果的对比

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当加入量相同且为PAC最佳加入量时,AS难以达到与PAC相同的絮凝效果,对CODCr的去除率只有PAC的70%左右,浊度去除率也不高。

根据Amirtharajah的理论,硫酸铝对水中胶体颗粒物的絮凝过程分为吸附脱稳、沉淀型絮凝、吸附沉淀混合区和再稳定区等四个区域。当投加量较少时,铝盐的带正电的水解产物吸附在带负电的胶体表面,部分或全部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电荷,使胶体脱稳并相互碰撞粘结生长为大颗粒的絮凝过程。当投加量较多时,铝盐的各种水解产物包裹在水中胶体颗粒物表面,并通过这些水解物种连接胶体颗粒物形成较大的絮体,在絮体的沉降过程中卷扫水中其他胶体颗粒物后共同沉淀,即沉淀型絮凝[3]。

本文认为,当AS加入量为500mg/L时,AS的絮凝作用主要以吸附脱稳为主,使大部分胶体得到脱稳。脱稳后的胶体由于相互碰撞而得到聚合、絮凝。这也是AS加入量只有PAC加入量的三分之一,而能达到一定絮凝效果的原因。

3.6  PAC对不同废水絮凝效果的对比

参照同组成员的实验结果,对比PAC对不同废水的絮凝效果,得表9。

表9 PAC对生活污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絮凝效果的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PAC对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其中,CODCr去除率较高,都达到了70%以上;对于浊度的处理也有一定的效果,对生活污水、印染废水的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这可以从水样的性质中得到解释。生活污水、印染废水的CODCr、浊度主要来自于水体中有色悬浮物的贡献。当加入PAC后,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起到了很好的絮凝、沉降、去除作用,从而使得废水的CODCr、浊度得到大幅度的降低,也就反映出较好的絮凝效果、较高的去除率。

由于造纸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而且含有大量的化学药品及其它杂质,如碱法制浆产生的废水pH值很高,形成的CODCr主要附和的碱木素量大,悬浮物的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导致PAC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不够理想,CODCr去除率为78.26%,浊度去除率只达到60%左右,需进一步处理。

3.7 PAC、PFC、PAFS、PAFC絮凝效果的对比

分别量取三份200mL印染水样于干净烧杯中,调节溶液pH值到8,分别加入0.1g PAC、PFS、PAFS絮凝剂,以 150r/min转速搅拌10min,静置沉降20min,取上层清液,测定CODCr、浊度。所得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PAC、PFC、PAFS、PAFC对印染废水絮凝效果的对比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