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总量与日俱增。诚然,这些废水在举国实施污染减排的今天,都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然而,污水在得到深度净化处理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不但含水率高和体积大,而且浓集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得不到安全处置,不仅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就盐城经济开发区而言,印染废水在全区工业废水中占有较大比例,仅区内盐城福汇纺织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如全部建成投运,将在每年排放650万t印染废水的同时,产生约6 870 t污泥,污泥排放量很大。因此,采取措施使这些印染污泥得到无害化、减量比、资源化处置,意义十分巨大。
1 传统处置方式存在的环境问题
过去,中国对印染污泥主要采用临时填埋的处置方式,这种传统的处置方式存在的环境问题。首先是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并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其次是因污泥中的废水渗漏污染了地下水,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严重威胁。
2 利用烟气余热资源处置印染污泥的可行性分析
印染污泥因含有一定有机成分而具有较高的热值,这种有别于其它污泥的特殊优势使印染污泥资源化利用成为可能。据实地考察和调研,笔者认为,常州新环污泥处理有限公司利用烟气余热资源处理印染污泥,实现了以废治废和废物利用目标,极具推广价值。
2·1 利用烟气余热处理污泥的工艺介绍
在不增加新能耗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工艺流程和配套设备,利用烟气余热使污泥得到干化和成粒,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和有害物质固定化。其工艺流程为:污泥收集→预处理→进料→二段干化→成粒→磨圆→筛分→成品。
含水率80%左右的印染污泥在堆放场进行预处理,可自然蒸发掉部分水分,并可使颗粒分散均匀。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再经过特制的进料设备,呈分散状均匀的经过二段干化过程,污泥进一步成粒和磨圆,并逐渐硬化。再经过分料筛,筛分出不同规格的团粒。粒径在2~6 mm的污泥团粒可用于烧制轻质的节能砖和生产水泥压制品,其他的污泥团粒可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
2·2 工艺热效率和污泥减量效果分析
印染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先在堆场内进行预处理,一方面使污泥均匀化和分散化,另一方面自然蒸发掉部分水分,使污泥的含水率有所降低。再进入污泥干化和成粒系统,污泥中的水分在受到热烟气的加热作用快速蒸发。污泥通过二段干化和造粒过程,在出料口含水率已经降到了40%左右,并形成粒径为1~10 mm的团粒状中间产品。通过输送设备,干化后的污泥团粒进入成品库,在此过程中,随着污泥团粒的逐渐冷却,其中的水分进一步得到蒸发,在被资源化利用之前,含水率可以降至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