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氧池有效容积为2m3,填装有1cm×1cm×1cm的方形多孔网状悬浮生物填料。悬浮生物滤池1的有效容积为1.5m3,采用2cm×2cm×2cm方形填料。混凝沉淀池采用竖流沉淀。悬浮生物滤池2的有效容积为0.5m3,采用2cm×2cm×2cm方形填料。
1.4取样及分析方法
定期取A段、O1段、混凝沉淀池和O2段出水,以及组合工艺的进水,分析其中COD、色度和pH值的变化情况。CODCr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 BOD5采用微生物膜法测定; pH值采用便携式pH笔测定;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A/O1段的COD去除效果
印染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主要在A/O段完成[6~8]。因此,本研究考察了悬浮生物滤池A/O1段对印染废水COD及色度的去除效果。COD去除效果如图1所示。
图1中,进水COD浓度在1000~1600mg/L波动,在A段水力停留时间(HRT)14h,O1段的HRT 10.5h的条件下,A段出水COD浓度在400~1000mg/L波动,COD去除率稳定在30% ~40%;O1段出水COD浓度受进水浓度变化较小,出水稳定在150~200mg/L,COD去除率70%~80%。从A段和O1段处理效果可知,A段COD去除效率较低。这是由于A段主要是利用厌氧生物处理的水解酸化阶段,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去除废水的色度,因此,COD去除率较低。O1段的COD去除效率较高,这由于O1段采用悬浮生物填料,系统内污泥浓度较高(可达60 g/L),其次经过A段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B/C由0.3提高到0.4左右,因此,O1段的COD处理效率较高.经A/O1段后,总COD去除率稳定在80% ~90%,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生物滤池对印染废水水质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2.2A/O1段的色度去除效果
从图2可见,系统进水色度300~700倍;A段出水色度100~300倍,色度去除率稳定在50% ~60%;O1段出水色度50~200倍,色度去除率20% ~50%。A段的色度去除率明显高于O1段,这由于印染废水的生物脱色主要在兼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9~11],经A/O1处理后,废水色度总平均去除率可达80%左右。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