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印染废水排放量大、组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且大多数染料及其代谢中间产物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及其它毒性[1],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目前,国内外工作者广泛开展了针对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4]。这些研究大多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操作简单,但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
悬浮生物滤池工艺应用多孔悬浮生物填料,能有效提高系统内微生物的浓度,对印染废水处理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5]。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悬浮生物滤池A/O/混凝沉淀/O组合工艺,对绍兴某印染企业的废水处理进行现场中试,取得较好效果。
1试验
1.1废水水质
绍兴某印染企业排放的印染废水组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废水中含有活性、还原和直接等染料,pH值12~14,水温40℃左右。为保证进水水质稳定,中试过程中采用延时继电器控制提升泵,每隔1h采水1次,其综合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1.2絮凝剂及接种污泥的来源
絮凝剂采用本单位研发的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兼氧及好氧段悬浮生物滤池的接种污泥,来自某印染废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污泥。
1.3装置与流程
用延时继电器控制提升泵,将调节池废水泵入储水池,不同时间段的废水在储水池内均匀水质水量后,提升至脉冲布水器。脉冲布水器储存3~5min的水量后,瞬间布入兼氧池(A)底部,在兼氧池内通过厌氧菌及兼氧菌水解酸化作用,将废水中的不溶性颗粒分解为可溶解的物质,使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水体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处理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破坏了染料的发色基团,降低废水的色度。兼氧池出水溢流到悬浮生物滤池1(O1),在本单元,填料与充氧污水充分接触,利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出水经混凝沉淀去除废水中剩余的部分COD和大部分色度,再经悬浮生物滤池2(O2)降解残留的可生化有机物。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