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生产用水量大,其废水中难降解物质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是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重点之一[1,2]。目前,国内已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膜处理、高级氧化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大促进了印染废水回用率[3]。本文通过对企业废水回用处理项目的介绍,阐述印染废水回用,要根据生产要求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项目概况
福建某印染企业比较重视环保治理工作,多次投巨资对水处理工程进行建设与技术改造,以适应生产发展要求,形成了完善的供排水体系。其污水治理工程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环保示范工程。为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该公司于2005年成立了清洁生产小组,在印染生产中推广全程清洁生产,研究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分步建设实施该工程项目。
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应建立在污水二级处理良好出水的基础上,以形成完善的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其工程的工艺流程见图1。
印染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研究,应与印染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该企业确立了“分质供水、清污分流”的清洁生产方针,实施染整生产全过程清洁生产。生产废水清污分流排放,降低了废水的处理难度;以分质供水方式,将回用水分类回用于不同生产工序,降低了处理成本。该企业生产最大用水量为30000吨/日,规划回用水量为20000吨/日。二级处理后,出水与自来水源水(河水)混合,进入深度处理。其中,深度处理软化后,出水直接供应化纤类产品生产用水;深度处理反渗透(RO)膜处理后,出水回用于纯棉类产品生产。深度处理软化前部分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行;RO处理工艺已完成中试。公司化纤类和纯棉类产品染色工艺对回用水水质要求见表1。
2 分析与讨论
2.1 水处理工艺与效果
2.1.1 污水二级处理工艺与效果
将印染生产的工业废水分类排入污水处理厂。其中,轻污染废水直接排入,重污染废水回收部分可利用物料,再经物化初步处理后排入。污水二级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投药气浮处理工艺,其处理流程见图1。二级处理工艺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见图2和图3。
该工艺对COD及色度处理的效率均高于90%,出水COD值为40~60mg/L,出水色度平均值为20倍,处理效果优于一般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主要原因在于:①由于实施清污分流,部分难降解物质在排入污水厂前得到初步处理,降低了废水生化处理难度;②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前,将废水pH值调节至7~8及水温冷却至≤37℃,保持水解酸化处理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水解酸化的效率及废水可生化性;③气浮前投加自制液体硫酸铝和脱色剂,并投加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进一步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废水经二级处理后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部分出水可回用于冲洗地板及绿化等用途。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