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废水一般采用单独的物化或生化手段难以达到排放标准[1]。本工艺在原有生化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对处理构筑物进行改造,采用有色水与无色水分开处理的方法,使无色水处理达到回用目的,有色水经深度处理并达标后排放。
1工程概况
1.1设计背景及思路
常州某印染厂位于新北区滨江工业区,是一家以棉织物染整为主的企业,月产量约90万米,每日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化工废水总计约1500~2000t。该废水组分复杂,进水COD高(达1200~1500mg/L),色度大(达210倍);此外,二级处理水还需城市污水处理管网进一步处理,每月废水量约45000t。其中,有色废水占总量的1/3,无色废水占总量的2/3。经过近一个月连续监测,实际废水量远超过原先设计的处理量,多种出水指标严重超标。在对该废水进行试验及工艺分析后,确定了较适合的处理工艺,即对管道走向进行清浊分流改造。将有色废水与化工废水混合收集,经格栅后进入调节池,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处理(水解酸化阶段),然后依次进入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及沉淀池(出水端投加少量FeSO4复合混凝剂),最后砂滤,达标后排放。对无色废水另作设计处理,即废水依次进入调节池、格栅、振筛、生物处理池及混凝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1.2工艺流程改进分析
1.2.1原有色废水处理流程
原有色废水处理主要流程见图1。
1.2.2新改进有色废水处理流程及各构筑物作用
有色水处理部分新改进流程为挡板式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砂滤处理,其流程见图2。
各构筑物作用:
(1)格栅 去除较大悬浮物、漂浮物和掉落的纤维。
(2)调节厌氧池 调节水质及水量,具有一定的废水处理能力。
(3)挡板式水解酸化池 又称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如图3所示,废水通过厌氧菌水解胞外酶的作用,使长链小分子有机物和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处理负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