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状况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日平均排放最高允许值为:一级A标准50mg/L,一级B标准60mg/L,二级标准100mg/L,三级标准120mg/L(当进水COD大于350mg/L时,按除去率计算.去除率应大于60%)。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普遍出现了污水厂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的现象,有的地方污水进水COD质量浓度连续数天低于100mg/L,污水不需处理可以按照二级排放标准直接排放。如这些污水进入污水厂处理,不但增加污水厂运行负担,浪费能源,还将影响污水处理过程中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即污泥质量浓度)的稳定,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污泥活性降低,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能下降。这些现象应引起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治理。
2产生原因
1)居民生活源头污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逐渐增加,从居民户排出的污水COD质量浓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污水大部分还采用化粪方式经初期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道,污染物经化粪池沉淀渗入地下.直接影响污水管网所收纳污水的COD质量浓度。
2)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地下水自备水源,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影响。自备水源用水费用相对自来水的价格便宜很多,市民节水意识不强。用水量大,不可避免有较多长流水现象,特别是地下水丰富地区,如果大量使用白备水源,加上自来水普及率较低,市政设施相对落后,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了影响
3)管道沉积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污水管道坡降小,在施时没有严格控制高程,造成返坡现象,污水在管道流速偏低甚至长期积水,加之污水管道很长,污水中小颗粒将会在管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会携带较多有机污染物质沉淀,导致通过管网进人污水处理厂的多是污水的上清液,这也是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的原因之一。每次大雨初期虽有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如果进水水质不降反升,这就表明管道的沉积效果对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4)成建制的居民小区大量污水无法纳入市政污水管道。根据调查,目前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基本上全部实行了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但是普遍存在区内排污管道高程错误,管道走向出现时高时低的现象.污水在小区管道内长期积累排不出去,再加上施工质量低劣,大部分污水渗入地下,排去的污水大部分是经过沉淀的上清液。同时,小区排水口乱接严重,许多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雨季到来,大量的雨水进入污水管道5)雨水管道对污水管网的运行产生影响。部分城市在实施污水截流T程时,将雨水、污水管道连通,当雨水管道接人的河流水位相对较高时,可能发生河水倒灌现象,使河水进入污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稀释了进水COD质量浓度。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