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精梳 >

普梳和精梳技术发展与创新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4日


    (19)各地引进清梳联
    1979-1982年各地分别引进瑞士立达、德国特吕茨施勒尔、日本丰田等清梳联成套设备,纺织工业部分别组织在南通一棉和金州纺织厂对德国、瑞士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消化吸收,并总结编印资料,其中梳棉机以DK2、C1/3为重点,精梳机以E7/4为重点。梳棉锡林针布已经配套采用T2525X0.6和112520X0.7锡林金属针布。
    (20)梳棉附加分梳件研究
    1981年立项由上海棉纺研究所开展对梳棉加分梳件的实验研究,包括锡林前后固定盖板和刺辊分梳板,并在使用厂扩大试验和扶植定点制作单位,持续数年。
   (21)FA系列设备工业性试验
    20世纪肋年代中后期在上棉十二厂组织第三代FA系列纺机一条龙工业性试验,郑纺机的开清设备、青纺机的FA201型梳棉设备参与试验。梳棉机有较多改进,优选金属针布和盖板针布,锡林抬高、配套刺辊分梳板和锡林固定盖板以及清梳联喂棉箱等,速度产量都有提高,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引进针布制造设备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岛纺机和上海金属针布厂引进瑞士Graf公司金属针布生产流水线,中期五锡纺器厂引进Graf公司盖板针布生产流水线,以及青岛纺机厂和常州纺器厂先后引进固定分梳板(固定盖板)生产设备,后期白银针布厂也引进Graf公司盖板针布生产流水线,90年代后期山西金星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也引进意大利斯克达西公司盖板针布生产设备,为推动针布制造技术进步起重要作用。
    (23)开展工艺技术路线调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纺织工业部立项开展纺织工艺技术路线的调研,其中包括棉纺开清棉、梳棉、清梳联和精梳专业,上海纺织研究院和上海棉纺研究所共同负责棉纺系统的调研。
    (24)适纺中长纤维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纺织研究院立项开展中长纤维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其中包括开清棉和梳棉(A187M型梳棉机)以及针布配套,并通过部级鉴定。
    (25)精梳梳理元件整体化试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棉纺研究所立项精梳整体锡林的研究,同时安插上海国际纺机展英国斯蒂华脱(Stewatt)赠于的梳针整体锡林的试验研究。
    (26)针型固定盖板和刺辊齿密探索试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纺织研究院组织研究针型固定盖板与锯齿型固定盖板的对比试验,以及山东纺织研究院组织刺辊纵横向齿密和自锁针布的对比试验,拓展思路,并获得成果。
    (27)国产精梳新机配套使用整体分梳件
    1989年无锡县纺机厂(现改无锡市锡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SFA252型(相当于A201E)上首先采用国产JZX-III型(以后发展有JZX-IIIA、4型)锯齿整体锡林应用在新机配套。1991年JZD型整体顶梳配套也获得成功。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