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两梳”成网成条独立性
成条作用为后续工序创造加工条件。“两梳”都具备成条特性,但成条必先成网,梳棉依靠道夫凝聚成网,精梳依靠分离接合成网,前者是连续成网,后者是间断性接合成网,各具特点。一般讲,成网宽度越宽,产质量越有保证,但宽度受到机幅的限制,梳棉工作宽度(锡林宽度)曾经有37、40、41in和45in多种类型,经过长期使用考验,目前统一为1m工作宽度(锡林实际稍大干,m),已被国际公认。精梳成网宽度服从于小卷宽度,目前国内并存3种小卷宽度,即A201型低产采用2301nnl,FA251型采用270mm,高产型采用300 mm,国际新机统用为300mm。“两梳”的各自宽度已被确认为经济合理的宽度标准。近期瑞土立达推出C60型小锡林梳棉机、1500mm机幅是特殊配套转杯纺的。
2.7 “两梳”作用评估的两重性
凡是有梳理作用的存在就有分离纤维的作用,但纤维受到反复分梳,不可避免会损伤纤维增加短绒和棉结,握持分梳要比自由分梳损伤多,自由分梳的反复分梳要比握持分梳产生的棉结要多。损伤纤维会产生短绒,曾经有的厂有内控参考指标,梳棉短绒(16mm以下)产生量不超过4个百分点,精梳不超过2个百分点。但排除短绒是“两梳”的共同任务。另外“两梳”对纤维的处理,都有不同数的落棉,与制成率直接关联,既有质量指标,也有经济指标的双重要求,因此“两梳”的大落大回或片面节约都是技术的误区。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