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梳理”内容性质分类
所谓“梳理”,是指两个针面对纤维的作用,这是狭义的理解,其实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就两个针面而言,有转移、互梳,凝聚和剥取(梳棉锡林对刺辊、锡林对盖板、锡林对道夫和剥棉罗拉对道夫),互梳又称分梳,而分梳又分自由分梳、柔性握持和硬性握持分梳。梳棉锡林和盖板间、锡林和固定盖板间、刺辊和分梳板间都属自由分梳范畴;刺辊对给棉机构间,如梳棉给棉罗拉为锯齿形或菱形沟槽的一般属柔性握持分梳性质,精梳钳板与锡林间应属硬性握持分梳,分离罗拉与顶梳间又称柔性和自由的混合分梳。其中握持分梳和自由分梳都对纤维分离起主要作用。
2.3 梳理牵伸的特殊性
纺纱基本工艺中的“牵伸”指的是罗拉牵伸。其实牵伸含义比较丰富,具体分有:(1)气流牵伸;(2)梳理牵伸;(3)分离牵伸;(4)罗拉牵伸;(5)张力牵伸;(6)意外牵伸等。前4项属工艺性牵伸,后两项是输送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般不属工艺性范围。开清棉具备(1)、(2);梳棉具备(2)、(4);精梳具备(2)、(3)、(4)。梳理牵伸应用在梳棉有着特殊意义,牵伸有大有小(大到超过任何其他牵伸),有正有“负”(“负”是梳棉独有的)。举例如下。
设A186型梳棉机棉卷定量400g/m、生条定量5g/m、单产20kg/h,刺辊转速800r/min,锡林转速350r/min,经计算得到道夫转速30r/min(不计道夫以后的牵伸和全机落棉),刺辊对筵棉牵伸约750倍,锡林对刺辊约2.2倍,道夫对锡林约为0.047倍,即为较大程度的“负”牵伸,也即道夫凝聚作用的倒牵伸,全机理论总牵伸80倍左右。由此可以帮助理解梳理程度的负担和各梳理部件作用性质,联系理论计算梳理度(分梳度)和各梳理构件状态实质情况综合一起分析,可以全面评价梳理质量效果的依据。
2.4 精梳准备偶数准则的理解
精梳准备工艺道数应该遵循偶数配置原则,一般规律梳棉棉网导出中,后弯钩纤维比例超过50%,即进入梳棉条筒的后弯钩纤维占较大比例,但在下道喂人方向从生条筒引出时已变换方向为前弯钩了,输出进入下道工序容器是前弯钩,从容器导出时又变换为后弯钩了。由于弯钩状态不可能在准备工艺中完全消失,即精梳小卷在精梳喂人为前弯钩纤维仍占多数时,对锡林分梳伸直有利,不容易和短纤维一起被排除为落棉,如按奇数配置准备道数,即喂人精梳的后弯钩纤维较多时,弯钩纤维的弯折部分处于钳板钳口的后方,弯曲后的纤维投影长度较短,受不到锡林分梳的机会,容易被排除为落棉,因而和喂人精梳为后弯钩纤维占多数相比,能降低落棉约1个百分点。因此新老精梳准备工艺都按偶数配置为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