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以A201E型230mm宽度小卷、50g/m小卷定量、实际车速160钳次min、6根并,与高产精梳机300nl/n宽度小卷、65旷m小卷定量、实际280钳次min、8根并比较,因小卷横向单位定量接近,仅卷宽、眼数和车速差异,经初步计算,高产精梳机的眼产是A201E型的2.28倍(增1.28倍),台产是3.04倍(增2.04倍)。但从质量水平看,同样落棉率的情况下,高产精梳机落棉率含短绒约高10个百分点(其中涵盖因锡林高速和钳板强握持所造成的短绒),同时由于高产精梳机有效输出长度的缩短,台面条定量增加,条干CV%值比较稳定,经多罗拉曲线牵伸并合,条干和重不匀都有保证。
4.1.2 精梳超梳化 锡林是精梳的主体,由于传统植针焊锡针片锡林存在诸多缺点,只能在低速低产时勉强使用,但在超越150钳次/min时,已不胜负担,根本满足不了高速高产的要求。在变革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当前分组式锯齿整体锡林,具体结构有粘合式和径向紧定拆卸式,但其作用是一致的,都是根据锯齿工作角、齿尖角、齿深、齿厚、纵横向齿距呈前大后小(即所谓“五大五小”)渐增梳理力度设计的,国内外都有系列产品供应,并在提高精细度方向发展,其中在挖潜扩大齿面圆心角和总齿数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应根据锡林直径(目前还沿用英制模式分5in和6in两种直径规格,5in包括∮125ln/n、∮125.4mm、∮127mm等,6in包括∮150 mln、∮150.4 mm∮152 mitt、∮152.4 mm,5in又称小锡林,为较多机型采用)有所区别。以小直径锡林为例,原先齿面圆心角E7/4型为71°、E7/5和FA261型为90°PX-2型也为90°、A201系列型为81°目前趋向适当扩大齿面圆心角和增加总齿数。以A201系列为例,原传统针片锡林90°X(8000-9000)枚梳针,后改用标准齿密型整体锡林81°X(13000-14000)齿,再改90°总齿数可达14000—18000齿,FA266和PX-2型90°时均约19000齿,如改110°—112°可增达23000齿,并随纺制品种不同逐步形成稀、中、密多种齿密系列,其中“中”为常用齿密。另外精梳顶梳也实现整体化,同样得到齿密24、26、28、30、32/cm系列的发展,总体上实现精梳超梳化,从而获得梳理效果的显著提高,并取得高效优质的较好效果。但必须提醒的是,增加总齿数和齿面圆心角毕竟是有限度的,特别是齿面圆心角的扩大应与精梳分离罗拉传动设计相关联,在试用中,应因机制宜掌握原则,即钳板开始咬合(允许有棉层厚度时),锡林第一排齿到达以及锡林末排齿通过后分离罗拉最紧点时不应带走长纤维。尽量在实车(不是空车)中先做锡林定位检验,才能奏效,因此,正确把握调整锡林定位是任何一种精梳机的共同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