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涌卷
现象:
小卷在喂入运动中,从棉卷罗拉到上下给棉罗拉之间出现多喂涌皱的现象,一般涌皱多见于左端,即上给棉罗拉没能棘轮的一端,有时也发生在左右两端同时涌皱隆起的现象。有一只眼涌卷的,也有六眼同时涌卷的。
原因分析:
1.一端涌皱的原因:
1)上给棉罗拉加压盖与下给棉罗拉布司间隙过大,加压太小,在棘扑撑动过程式, 因棘轮一端受力撑动,造成另一端生产扭曲运动,而影响正常给棉量。
2)下给棉罗拉布司间嵌塞棉纤维,或两给棉罗拉中有一端绕花或嵌杂,造成罗拉咬合松驰,给棉不正常。
3)上下给核同质异能素罗拉中有一端与下钳唇隔距不准,有偏斜,造成上下给棉罗拉沟槽啮合不良,有滑溜现象,影响正常给棉。
4)上下给棉罗拉两端直径有明显差异,直径小的一端给棉少而引起棉层涌皱。
2.个别眼两端涌卷的原因:
1)上下给棉罗拉沟槽太浅或外径明显变细,使给棉量减少。
2)给棉罗拉棘爪已被磨秃,引起撑给动作失常。
3)上下给棉罗拉钳花,使给棉罗拉回转不灵活,影响给棉。
4)导卷板大幅度小跳动,造成棉卷意外伸长产生涌皱。
5)改工艺或修理过程中造成个别眼给棉棘轮齿数错,如12齿换成10齿,给棉量不正常。
3.六眼同时涌卷的产生原因:
1)工艺配置不当,棉卷罗拉牙、撑动齿数、给棉罗拉棘轮之间配合不准,造成小卷张力过小。
2)车头传动棉卷罗拉的75T棘轮由于撑动惯量大,当棘轮外缘掣动压块压力不足时,造成实际撑动齿数失控,在瞬间产生多撑现象。
修理方法:
1.属个别眼的涌卷:
1)复查上下给棉罗拉与下钳唇隔距,并使回转灵活,齿间嵌塞物清除干净。
2)上下给棉罗拉沟槽过浅或直径明显变细时应及时更换。
3)大小修理时,应对下给棉罗拉布司间隙进行整修,使间隙达到正常范围之内,对上给棉罗拉弹簧加压应校正准确。
4)防止导卷板跳动。
5)检查给棉罗拉棘轮是否正确。
6)上给棉罗拉棘爪磨秃的,应重新锉修或调换。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