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印染废水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4934-971.jpg

从图2可以看出,挂膜初期AC表面的生物量很少,但对COD的去除率却很高,可达到80%以上。这是由于此时温度在16.8~22.1℃,多数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更容易被AC吸附,即低温下AC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较强,此时BAC对COD的去除主要依赖于AC的吸附作用。随着炭粒上附着的生物膜量的不断增加,AC表面的吸附作用迅速减小,由于挂膜期间水温较低,微生物的活性不高,新陈代谢慢,生物降解作用增强的速率缓慢,到挂膜的第15天,BAC对COD的去除率降至最低,只有55%。
    挂膜中期,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炭粒上的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不断增强,对COD的去除率维持在60%~68%。挂膜后期,随着炭粒表面生物膜的成熟,BAC对COD的去除率可保持在70.9%左右,出水COD稳定在25.6~50mg·L-1。
    2.1.2氨氮
    AC在挂膜期间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如图3所示。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004-695.jpg

由于氨氮的去除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所以BAC在挂膜初期对于氨氮的去除率不足10%。随着AC表面微生物量的不断增加,微生物的活性不断增强,硝化细菌的硝化能力逐渐增强,对氨氮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到挂膜的第15天,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77%,之后去除率迅速降低,再缓慢升高,这是因为此时对BAC进行了反冲洗。在挂膜过程中,由于成熟生物膜的脱落,需要定期对碳层进行反冲洗,氨氮的去除率会阶段性的受到影响,但始终保持在60%以上,整个挂膜过程中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59.4%,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平均在0.80mg·L-1以下。
    挂膜16 d时,对AC层进行了反冲洗;挂膜30 d时,BAC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均达到了60%。并且通过对后期的监测,发现去除率稳定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生物镜检可以观察到轮虫(a)、钟虫(b)、累枝虫(c)等原生动物(如图4所示)及菌胶团微生物,认为BAC挂膜成功。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040-721.jpg2.2稳定运行期间污染物的去除
    在反应器稳定运行的5个多月期间,对反应器的进出水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温度在16.8~29.2℃、DO的质量浓度在5 mg·L-1、水力负荷在0.33m3·m-2·h-1、HRT为1.1 h时,BAC对COD、色度、NH4+-N和SS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2.1 COD
    BAC稳定运行期对COD的去除情况如图5所示。进水COD平均为109 mg·L-1,出水平均为35.6mg·L-1,COD的去除率维持在60%~74%,结合BAC对其他各种污染物去除率的波动曲线,确定反冲洗周期为5~7 d。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104-298.jpg  2.2.2色度
    BAC稳定运行期对色度的去除情况如图6所示。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137-791.jpg BAC对色度的去除主要有3种途径:(1)AC为非极性吸附剂,根据极性相同物质相互亲和的原理,AC能选择性的从水中吸附弱极性和非极性物质,对水体中的染料等有色物质有较好的吸附性;(2)AC上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染料;(3)BAC反应器内的轮虫、纤毛虫等原生动物可以吞食有色细菌和微小的污泥质点,从而降低了出水色度[4]。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进、出水色度平均分别为40倍和12倍,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2.3氨氮
    BAC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来实现。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进水pH在8.1左右,水温在15~22℃,DO的质量浓度为5mg·L-1,为硝化细菌提供了足够的碱度和DO。稳定运行期对氨氮的去除情况如图7所示。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202-454.jpg 由图7可以看到,运行中出现了出水氨氮含量比进水高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有3个方面:(1)进水中的磷含量不够,影响了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去除氨氮的途径;(2)印染废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多,反应时间不够,有机氮的氨化速率大于氨氮的硝化速率;(3)AC上成熟的生物膜部分脱落后,在死亡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了氨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可适当的提高进水中磷的含量,提高HRT,并进行反冲洗。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进出水NH4+-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58、0.49 mg·L-1,BAC对NH4+-N的去除率保持在68%以上。2.2.4 SS
    BAC对SS的去除主要通过AC层的截留作用来完成。在稳定运行期间SS的去除情况如图8所示。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234-972.jpg   SS的质量浓度进出水平均分别为61、10 mg·L-1,BAC对SS的去除率保持在74%以上,截留的SS可通过反冲洗有效的去除。
    2.3反冲洗
    反冲洗是BAC工艺运行的重要环节。AC强大的吸附能力,一方面,BAC对污染物有很好的截留作用,碳层上截留的污染物会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吸附于AC表面的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随着其含量的增加,碳表面生物膜的厚度也相应增加。随SS和生物膜的不断增加,不仅增加了进水阻力,还导致出水水质变差,因此需要定期对BAC炭床进行反冲洗,以恢复BAC工艺良好的处理能力。试验根据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确定采用气洗-气水联合-水洗的反冲洗方式,实现了炭粒间的相互摩擦和气、水对碳层的良好冲刷[5]。具体操作参数如表3所示,周期5~7个,碳床膨胀率为8%~13%。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310-272.jpg

2.4出水再利用
    染整生产工艺为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其中,除织物烧毛工段不需要用水,其他工段均需要用水并伴有废水的产生。各工段织物加工的要求不同,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BAC出水与染整工艺用水相应标准对照见表4[6]。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9-035348-105.jpg

由表4可以看到,BAC出水达到了HJ471-2009中回用水用于漂洗等工艺的水质要求,可回用于退浆、煮练、漂白及丝光等前道工序,但不宜用于这些工段的最后一道漂洗工序。由于出水色度较高,因此该回用水不能用于染色工艺。回用水用于工艺用水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掺一定比例的新鲜水使用。同时,BAC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均低于CJ 25.1-89中相应规定,可用于厂区冲洗地面、冲厕、冲洗车辆、绿化及建筑施工等。
    3·结论
    当水温在15~22℃、DO的质量浓度为5mg·L-1、水力负荷为0.33 m3·m-2·h-1、HRT为1.1 h的条件下,成功挂膜需30 d。
    挂膜期间,当进水COD和NH4+-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07、1.80 mg·L-1时,出水平均分别为31、0.74 mg·L-1。稳定运行期间,出水COD、色度和NH4+-N、SS的质量浓度平均依次为36.0 mg·L-1、12倍、0.49 mg·L-1和10 mg·L-1。主要出水指标低于CJ25.1-89中相应规定,可用于厂内绿化及城市扫除;并达到了HJ 471-2009中对回用水水质要求,可回用于退浆、煮练、漂白及丝光等前道工序。
    BAC对污染物的去除通过AC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实现。BAC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良好,工艺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在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