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生物活性炭(BAC)技术对某印染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6个月的连续性试验结果表明,在DO的质量浓度为5 mg·L-1、水力负荷为0.33 m·3m-·2h-1、HRT为1.1 h的运行条件下,BAC对COD、NH4+-N、SS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7.3%、68.8%、82.3%和71.2%,出水满足HJ 471-2009中对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可用于染整工艺的退浆、煮练、漂白等工序。
中图分类号:X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70(2011)02-0106-004
印染行业是我国耗水与废水产生大户,目前年排放废水总量约为1.4 Gt。印染企业所产生的部分废水经过回收、适当地深度处理后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能使有限的淡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低成本、高效率的深度处理技术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生物活性炭技术(BAC)是将吸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利用活性炭(AC)的吸附及微生物降解的作用共同去除有机物。AC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并使其优先降解水中有机物,降低AC的吸附负荷;同时,富集于AC表面的微生物能改变AC的物理吸附平衡使AC得以再生,BAC的生物再生功能可延长碳的使用周期,减少碳的再生频率,降低运行成本,在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陕西某印染厂废水处理的前端工艺为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沉池出水可达标排放。该厂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拟对达标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将其回用。本试验采用BAC技术对该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挂膜及稳定运行期间BAC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期对相同或类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调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装置
反应装置为有机玻璃反应器,如图1所示。
该装置直径为100 mm,总高度为1 400 mm,有效高度为1 000 mm,AC填充高度为600 mm。共设6个取样口,底部用微孔曝气头曝气,底端进水、上部溢流出水。试验所用的炭种为木质颗粒AC,其参数见表1。
1.2进水水质
BAC挂膜初期,原水温度较低,为16.8℃,水质已接近GB 4287-92的Ⅰ级,具体水质见表2[2]。运行期间,水温保持在22~30℃。
1.3反应器的启动及监测
反应器的启动:将AC先后用质量分数4%的盐酸和5%的NaOH溶液清洗,再装入反应器内。取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加入营养液及微量元素后闷曝,每曝气8 h停止,静置2 h,倾去上清液,重新投加营养液。2 d后用泵将污泥从反应器底端小流量送入,循环进水2 d后,进印染废水。
试验水质检测方法均依照文献[3]进行。
2·结果与讨论
2.1挂膜期间对污染物的去除
2.1.1 COD
挂膜期间,每天对反应器的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