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超滤一反渗透工艺
双膜法是目前国际上研发和工程化应用的热点之一。作为预处理工艺,超滤可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浊度和有机物,减轻反渗透膜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反渗透膜在去除有机物和浊度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脱盐率。
付江涛等采用双膜法工艺处理某印染厂废水并回用, COD去除率达到99%,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反渗透对盐分的去除率在98%以上,满足回用于印染生产的要求。Marcucci等采用砂滤.超滤.反渗透和砂滤一超滤.纳滤两种深度处理工艺对印染废水的二级出水进行回用处理,反渗透对盐分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可回用于包括对水质要求最高的浅色染色工艺在内的印染生产工序。Amar等采用该技术处理印染厂出水,出水效果达到了生产回用的要求。
1.3.4 微絮凝过滤-微滤一反渗透工艺
微絮凝过滤集合了传统混凝工艺的反应和沉淀过程,能有效去除水中COD、胶体物质、SS和浊度等污染物质,可将其作为反渗透系统预处理工艺。采用该工艺对上海某针织厂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絮凝.微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出水浊度<0.2 NTU,污染指数SDI(Sihing Density Index)值稳定在4.0左右,达到反渗透膜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试验期间,反渗透装置压力呈缓慢上升趋势,能较长时间保持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反渗透膜没有发生明显的微生物污染,膜表面以胶态污染物为主,不需要频繁的反冲洗,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1.3.5 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是印染废水处理的新技术之一,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从而达到回用水质要求。夏炎等 采用MBR-NF组合工艺处理苏州市东方污水厂初沉池污水,在进水水质COD 372~1 121 mg/L,氨氮16.17-26.85 mg/L,总氮 19.18-46.54 mg/L的情况下,经HRT 30 h,回流比300%的 MBR处理后,出水COD、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87%,95.8%和70.2%,再经纳滤处理后,水质可满足印染工艺回用要求。Sehoebed等对MBR二级出水采用纳滤后处理,处理出水能够满足各项回用标准,但同时指出该方法目前仍面临较高的应用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
1.4 技术特性分析
各种技术对印染废水的回用深度处理各有优缺点,结合不同水质类型的印染废水特点,合理的工艺组合可以弥补单一处理工艺的不足。表1对上述印染废水回用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2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系统的完善
2.1 污染源控制及清洁生产
印染废水的回用应打破单靠末端深度处理的传统,着重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通过优化生产过程,采用低耗高效的新工艺,从而提高染料上染率、资源转化率和循环使用率,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并可对印染废水中的聚乙烯醇(PVA)、羊毛脂及染料等进行资源回收。张毅等 用ZrO2动态陶瓷膜处理退浆废水,PVA浓度可达原废水的7倍,可用于涂料和黏合剂等的回收利用;党亚固等 采用多通道氧化铝陶瓷微滤膜浓缩洗毛废水以回收羊毛脂,回收率可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