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将给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能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的一个前提。文章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着力探讨了我国资源税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在资源税制及相关税制上的做法,对我国资源税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促进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许多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受到破坏,越来越多的物种也频临灭绝。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要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过高的碳排放不仅加剧气候的恶化,对于GDP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控制碳排放量能够降低经济成本。在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能源的高价格和供给的波动性也正激
励着各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在此背景之下全世界呼吁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必然。英美等国及日本都先后实施了针对低碳经济的方案,从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着手,试图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一波财富。
一、低碳经济发展对税收制度的要求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关的政策制度与之协调配合,而税收制度首当其冲。低碳经济发展对于税收制度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低碳经济要顺利发展,必然要求税收制度能够使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即能够把生态环境服务费用及生态环境的损害费用直接计人物品价格、服务价格和各种活动的价格中去,实现“污染者付费原则”和“生态破坏者付费原则”。第二,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税收制度能够刺激消费者、生产者及生态建设者改变行为方式,用合理的方式使用资源。消费者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领域的节能和减少CO2的排放。生产者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代替小规模生产。第三,能够促进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改革。第四,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即要求税收制度、能够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如企业减免税款。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要将收入合理利用于改善生态环境或进行生态修复和建设,也要用于对生态建设者和发展清洁能源企业的补贴支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种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从狭义上讲是指对开发、保护和使用生态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的一种税收制度。从我国现行的税种中,资源税与其密切相关,也是当下能够有力促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税种。
二、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不足
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的一种,属于对自然资源占用课税的范畴。资源税开征以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已经成为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税种,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和为国家筹集资金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税收制度的要求还没有在资源税中体现,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