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调节池。设计HRT=6h,有效容积为2520m3。
②混凝反应池。1座(分4格),钢混结构,每格反应时问为15min,总有效容积为580m3。废水进入后,依次投加FeSO、PAM进行混合反应。
③沉淀池。1座,钢混结构,HRT=5h,有效容积为2085m3。主要用于沉淀生产废水中的大部分染料,以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④水解酸化池。2座,钢混结构,串联运行。水解酸化一池的容积负荷为1.3kgCOD/(m3·d),HRT=4h,有效容积为1670m3;水解酸化二池的容积负荷为0.8kgCOD/(m3·d),HRT=7h,有效容积为2920in。采用微孔曝气器对废水进行搅拌,使泥水充分混合。
⑤曝气池。1座,钢混结构,污泥负荷为0.15kgBOD/(kgMLSS·d),MLSS为2000m#L,有效容积为2270m3,HRT=5.4h。采用微孔曝气器。
⑥生物接触氧化池。2座,并联运行,钢混结构,内设半软性填料,填料容积负荷为0.2kgBOD/(m3·d),有效容积为3750in。,填料接触时间为9h,总停留时问为12h,采用微孔曝气器。
⑦二沉池。设2座辐流式沉淀池,并联运行,钢混结构,水力负荷为0.7m3。/(m2·h),HRTII.6h,有效容积为2500m3。
⑧污泥浓缩池。设1座辐流式污泥浓缩池,钢混结构,有效容积为600in,污泥停留时间为12h,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浓缩污泥进入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
4工程调试及运行
4.1预处理系统混凝剂的选用
当前印染废水预处理普遍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但因为印染废水pH偏高,在加入PAC前需要先加酸调节pH值至5~9,故运行费用较高,因此未采用PAC作混凝剂,而是根据废水的性质主要针对FeSO4与FeC1进行了小试,发现当FeSO4与FeC13用量达到0.1%、阴离子PAM达到5mg/L时,对COD的去除率均能达到50%左右,且均无需加酸调节pH。在此工程中采用的FeSO4是某化工厂的副产物,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比FeC13运行成本低,因此确定该工程采用FeSO与PAM配合使用。从调试、运行及验收至今处理效果一直很好,对COD、SS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50%、60%左右。
4.2水解酸化池调试
接种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接种量为池容的20%。在接种前先向池内投加70%的清水,开始每天向池内进水2h,水量为400m3/h。连续运行6d后,进水量加大至1680m3/h,每天分两次进水,运行5d后将进水时间增至6h,分两次进行(3h/次),运行5d后进水时间逐渐增至8、10、12h,每阶段运行4d,直至24h满负荷运行,共调试了50d左右。在调试期间,除进水阶段外,其余时问曝气装置常开。因曝气搅拌加上进水量增大,会使水解酸化池中污泥量部分流失,因此需将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水解池,以维持池内的污泥量。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