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用石灰一烟道气工艺。根据卤水的特性,可采用“两碱”法并结合“石灰一烟道气”法的卤水净化方法。通过卤水净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除去原卤中的钙、镁等杂质,减轻蒸发系统换热管的结垢程度,明显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提高盐、硝蒸发的热效率,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预热器和蒸发罐的清洗时间,延长有效生产时间,蒸汽和电力的消耗将有所降低,特别是2008年该公司技改投入的“石灰一烟道气”卤水净化方法,使卤水净化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此方法的投运,较以往的“两碱”法可节约净化成本为每吨盐5元以上,则每年可减少制盐生产成本400万元以上,另外有效地减少了烟气的排放,特别是使C02,
S02变废为宝。
(3)采用卤水预热和轴向进料蒸发结晶罐来进一步加强蒸发效果,减少蒸汽用量。
(4)将热电厂中的锅炉鼓风机、引风机、罗茨风机等设备的冷却水回收利用,作为冷渣机等设备的水源,并且使用后还可以再送到盐硝系统作其它工业水用,每小时可节约用水60t左右,重复利用了工业水资源。
江西兰太:氯酸钠与双氧水形成产业链。以盐为原料电解,生产氯酸钠和氢气:再以氢气为原料,生产双氧水。
氧酸钠项目:(1)维持较高的电解液浓度,采用低温度蒸发结晶工艺,由于不需要蒸汽加热,因而降低了能耗。
(2)利用电解过程产生的余热作为盐水预热、盐水加热、蒸发、结晶以及干燥用空气预热的热源,不需要使用蒸汽热源,仅靠电解预热就可完成生产。
双氧水项目:(1)双氧水生产的主要原料取自氯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氢气,不需要购买氢气,只需经提纯就可以使用。这样就形成了循环经济效益:第一是有效地治理了“三废”;第二是按氢气价格0.95元/皿。(此为国内多数厂家的成本价),占双氧水生产成本的1/3~2/3。吨产
品的氢气成本为190元,盐、氯酸钠与双氧水形成的产业链,实现了综合利用,产生了规模效益,成本优势就凸显了。
(2)采用先进的氢化和氧化技术,使氢化效率达8g/L以上(国内为7g/L),氧化总效率达95%以上(国内90%),故降低了循环的工作液量和空气用量,并可提高稀品浓度(可直接生产35%的稀品),从而使单位产品蒸汽和电力的消耗有一定的降低。
(3)充分利用反应热加热工作液将减少蒸汽的消耗。
1.4生产系统中的电气节能措施
目前中盐新干和江西兰太推广使用效果较好的节电措施如下:
(1)采用了分散补偿为主的低压无功电力补偿,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功率因数,并有效地降低了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有功和无功电力损耗,节电效益明显。两企业采用此项每年可创造效益达600万元以上。
(2)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节能装置。根据制盐工艺的特点,有选择地在热电系统的给水泵、送、引风机、除盐水泵;制盐系统的循环水、卤水进料和转料、卤水净化等各类水泵;盐硝干燥系统的鼓、引风机;污水处理装置的废水泵等工艺中适当安装变频调速节能装置,将传统的阀门(风门)节流调节方法改变为设备的转速调节方法,将消耗在阀门(风门)的能量,有效地节省下来。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