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针对碱性印染废水,有学者研究用镁盐处理,但受pH限制较大。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金属盐同时具有电中和作用及吸附架桥作用,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以硅酸钠、硫酸镁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复合型聚硅酸镁盐絮凝剂,并研究其脱色效果和pH适应性,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能在碱性条件下依然保持良好性能。
1硅酸镁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1.1试剂和仪器所用试剂:硅酸钠、硫酸镁、硫酸铝、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均为化学纯。试验所用仪器:WF20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六联搅拌装置等。试验采用模拟水样:分散蓝2BLN。采用氢氧化钙和稀硫酸溶液调节模拟废水pH。使用分光光度计对絮凝剂处理前后的水样上清液分别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得到色度去除率。
1_2 絮凝剂的制备以PMSS为例:称取一定量的硅酸钠,配成溶液,用稀硫酸调节溶液pH至6,不断搅拌使之达到适合的聚合度,溶液呈现淡蓝色后,往聚硅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在一定搅拌速度和一定温度下反应,静置熟化一一段时问后得到PMSS产品。
2 PMSS的脱色效果及pH适应性2.1碱性条件下PMSS的脱色效果固定硅酸钠的用量,按照n(Mg)/n(Si)=1:1、0.5:1和2:
1制得3种配比的PMSS。在pH=12左右,考察不同配比PMSS脱色效果,如图1。
由图可得,n(Mg)/n(Si)=1:1的PMSS,在相同镁离子用量条件下,脱色效果优于其他两种配方;n(Mg)/n(Si)=O.5:1的PMSS,由于聚硅酸比例相对较高,镁离子相对不足,在投加量较低时效果不佳;而n(Mg)/n(Si)=2:1的PMSS,因金属离子较多,部分金属离子实际并未达到聚合,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2.2 PMSS的pH适应性控制模拟废水的pH分别为3、6、9、12和14,各配方镁离子投加量均为1.32x10一tool,考察不同配比PMSS的pH适应性,如图2.
从图2可见,n(Mg)/n(Si)=2:1的配方在pH>12时,脱色率也仅76%,也证明了较多镁离子仍处于游离状态,实际并未聚合。n(Mg)/n(Si)=1:1和n(Mg)/n(Si)=O.5:1的PMSS,在碱性条件下作用能力较为接近,可以达到95%的脱色率。
在pH<12时,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引入铝离子,改善其在较低pH条件下的处理能力。
3 PAMSS的脱色效果及pH适应性3.1碱性条件下PAMSS的脱色效果固定硅酸钠用量,按照n(Mg)/n(A1)/n(Si)=O.5:0.5:1、O.25:0.25:1和1:1:1制得3种配比的PAMSS。在pH=12左右,考察不同配比PAMSS脱色效果,如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