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在腰滩油田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1.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原理

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在于微生物反应池与膜分离装置。

(1)微生物反应池

通过在微生物反应池中投加“倍加清”专眭联合菌群,使污水中快速建立一条有效降解烃类和脂类等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群,对废水中各种复杂的脂肪烃和芳香烃进行生物降解,同时可强化对烃类、蜡类以及酚、萘、胺、苯和煤油等生物的降解。这些专性菌群有很高的繁殖率,它们通过水合、活化、繁殖、分解,并通过竞争使其能够在生物群中很快稳定下来,形成优势菌群,同时在不断的竞争中又提高了生物群抗毒性冲击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膜分离原理

膜分离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均匀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渗透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从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膜处理方法能达到最严格的出水水质标准。

2.腰滩油田微生物+膜处理工艺技术

腰滩油田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是将微生物与膜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原油处理系统来水,先经压力除油器除油,后经冷却塔降温(温度不高于32℃,直接进入微生物反应池。在生物反应池中投加“倍加清”高效专性联合菌群,可以对采出水中易造成膜污染的油及有机物有效地进行生物降解,改变了水中污泥的特性,有利于膜的分离,同时可以除硫化物和铁离子等物质,从而减少了对膜的污染,运行周期因此可以大大延长。另一方面,膜可以将细菌、悬浮物完全截留,膜出水的细菌

和悬浮物含量几乎为零。通过膜截留后的浓缩液回流至微生物反应池(使有效菌液保留在微生物反应池内)。第三,整个工艺不需再投加絮凝剂和杀菌剂等药剂,使得油藏的水不再因为投加了各种药剂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该工艺处理后污水水质达到低渗油田回注A1级水质标准,可为注水站提供优质稳定的回注水。腰滩油田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5。

3.微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腰滩油田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于2010年3月l8日全套设备进入试运行。至目前为止,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基本比较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水质指标A1级,能够满足腰滩油田注水水质指标要求(B2级)。

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的腰滩油田污水处理水质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微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较好的净化污水。压力除油器出口含油为29.45mg/L,经过污水系统处理后含油量仅为0.3lmg/L;硫化物含量为9.46mg/L,处理后不含硫化物;硫酸盐还原菌为2.5个/m2,处理后不含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为140个/ml,处理后为9.5个/ml;固体含量51.2mg/L,处理后为7.2mg/L(表5)。该系统能较好的处理含油、硫化物、菌类和固化物等物质。

通过对比微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与双滤料过滤器和纤维球过滤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水质分析数据可知,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前含油量为35.83mg/L,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含油量仅为0.31mg/L;改造前硫化物含量为80mg/L,处理后不含硫化物;硫酸盐还原菌为ll0个/ml,改造后不含硫酸盐还原菌;改造前固体含量31.7mg/L,改造后为7.2mg/L(表6)。化验数据显示经微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污水较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水的油、固体、硫化物和菌类等含量有明显的改观。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