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洗涤回用水的盐度积累模型
摘要:基于印染企业回用污水工程实例,对轻度污染的印染洗涤废水进行分流处理回用,建立了回用水的盐度积累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的收敛性与正确性,并求取其极限值。通过对回用水中的盐类进行质量衡算,并分析盐度积累模型中盐度极限与回用率之间的关系,表明回用水中,盐的积累有规律可循,且存在着积累的极限,其极限值与回用率η成正相关关系。关键词:染整;废水处理;盐度积累模型;极限;回用率中图分类号:TS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017(2007)12-0029-031 试验 印染废水回用工程概况印染加工中,漂白、煮练和染色工序用水少,但排水水质污染严重;而洗涤环节用水量大,排水水质污染程度较轻,有处理回用的潜力。 据此,本项目提出分流处理印染污水并回用的节水方案:分流污染程度较重的漂白、煮练、染色和初洗工序的出水,排至综合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收纳污染程度较轻的续洗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回用于生产。 在实验室小试基础上,宁波象山某针织印染公司建立了一个规模为300m3/d的试验污水厂,对印染生产过程中污染程度较轻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回用过程中,部分碱和盐会在回用系统中积累,若含量较高,将影响印染质量。因此,在研究处理回用工艺时,分析控制回用水中盐和碱的含量,是一项重要内容。本项目就盐类的积累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控制回用系统盐度积累的措施。1.1 生产工艺、用水情况及分流方案 采用三台0.3t的常压染色机进行回用试验,编号A1、A2、A3。每缸布的煮漂和染色均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染色机每天生产情况为:浴比1∶10、18道水/缸布、4缸布/天,则每台染色机每天的用水量为:0.3×10×18×4=216m3/d,3台染色机用水为648m3/d。 每缸布的18道用水中,1~6道为煮漂用水,7~18道为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