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纺织印染工业清洁生产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25日

纺织印染工业清洁生产

一、基本情况 (1)行业概况 据1995年的全国统计,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共有约54000家生产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 %,其中90%为中小型企业。行业职工总数1263万人,全行业总产值6000亿元,上缴利税245亿元。1995年我国生产了270万吨纤维,相当于500万吨纱。我国是最重要的纤维、纺织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2)主要原材料 我国纺织工业所用原料主要是各种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黄麻、蚕丝和麻丝等,通常简称“棉、麻、丝、毛”,另外还有一些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和各种合成纤维),其中棉花占80%,羊毛和丝纤维占15%,其他纤维占5%。目前我国的纺织工业就其原料及其产品总量看,均以棉纺织及棉印染产品为主。由于我国天然原料不能满足要求,纺织工业在原料政策上提出大力发展化纤工业,化纤原料(生产混纺产品)在纺织品中的比例将有一定的提高。 (3)技术、装备水平 我国大中型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工艺达到国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少数企业达到九十年代水平;大量的乡镇企业相当于我国六十年代末水平,少数达到八十年代水平。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装备水平大多为国际七、八十年代水平,个别设备达到九十年代水平。自动控制设备和人工辅助控制设备分别占10%和80%。大多数中小企业每5-10年进行一次设备更新。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技术人员占总数15~20%左右,技术工人占总人数的80%以上。而小型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的技术人员仅占企业总人数的2~5%,技术工人占总人数30~50%。 就纺织产品生产全过程而言,以单位产品计算我国能源和资源消耗比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高1~2倍,而劳动生产率仅为国外的1/3~1/8,差距极为明显,对环境无害化技术存在巨大需 求。 (4)经济状况和市场前景 我国的纺织工业目前面临严重的挑战。纺织工业(包括印染行业)是传统的产业

部门,近10多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获得较大发展。但进入八十年代末以后,纺织工业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遇到很大障碍,中低档、重复产品过多,设备加工能力大于实际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销售能力,因此,出现严重的产品积压、市场削价销售的恶性竞争,行业亏损严重,行业的经济状况令人忧虑。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提出“限产压锭”、“减人增效”的方针,对纺织工业进行重大改组,使其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积极调整企业规模结构,使其达到规模效益,从而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总的来说,纺织行业经济困境的解决将主要依靠对自身生产结构的调整。二、行业的环境表现和污染治理状况 纺织印染行业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部门之一,主要以废水污染为主,其次为废气、废渣、噪声污染,其中废气主要为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及相应的废渣。噪声也是纺织工业一个相当严重的污染,主要为纺织机、织布机产生的高频噪声污染。解决的办法是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目前系统内大中型企业无梭织机约占织机总量的15%左右。 国有大中型纺织印染企业基本建有废水处理装置,并相当一部分正常运行,其处理成本为0.7~1.0元/吨左右。而多数乡镇企业则很少修建污染处理装置,其污染不容忽视。 据统计,1994年纺织工业全年排放废水量达8.7亿立方米(不含乡镇企业)居全国各行业第四位,其中印染废水约占80%。印染废水是一种色度较高,以人工合成有机物为主、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亦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我国的染料生产水平于国外差距较大,染料上染率低,助剂投配量较大,加大了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负荷。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