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电解-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引言 深圳市公明镇某印染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印染废水。为避免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目前,印染废水通常采用生物-物化复合法来进行处理[1~2],物化方法一般为混凝沉淀或混凝气浮法,生化方法一般为水解酸化法、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 但是,由于该厂废水中含有多种染料中间体、大量的无机原料以及各种水溶性染料,污染物浓度大、色度高、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时,效果很不理想。据报道,孙华等[3]采用铁炭床、复合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肖羽堂等[4]则对印染废水用铁屑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COD和色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雍文彬等[5]采用部分微电解法处理碱性印染废水,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生物微电解*.接触氧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该工艺完全采用生物法,彻底摈弃了通常的物化处理方法,不需要投加混凝剂等化学药品,污泥产量少,处理成本低。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可完全符合排放的要求。目前,该工艺已经在深圳地区数家印染厂的废水处理工程中应用,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废水水质 为掌握该厂废水水质的变化情况,特委托深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该厂一个月内产生的废水逐日进行水质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废水水质
pH | COD(mg/L) | BOD(mg/L) | 色度(倍) | SS(mg/L) |
7~10 | 600~1300 | 200~350 | 500~600 | 150~400 |
该厂目前的废水排放量为2 000 m3/d。考虑到废水排放量、水质的波动及该厂的发展前景,本方案设计的废水处理量为3 600 m3/d(150 m3/h),处理系统每日连续运行24 h。该系统经过调试,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 2 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原废水→格栅→调节池→厌氧池→铁曝气池→接触氧化池1→沉淀池1→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2→人工湿地→排放。铁曝气池、接触氧化池及沉淀池中产生的污泥回流进入厌氧池,进行内部消化。 3 主要处理构筑物 (1)格栅。废水在进入处理系统前,应先采用格栅隔除废水中的粗大杂质,以保护处理设施不被损坏,并避免管路阻塞。 (2)调节池。由于生产废水的排放浓度较高,组分复杂以及间歇排放的特征,废水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考虑到后续生物处理运行的稳定性,需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设立废水调节池1座,其尺寸为 12 m×16 m×5.5 m,有效容积为75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5 h,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地面以下,池顶覆土并进行绿化。 (3)厌氧池(生物微电解池)。厌氧池3座,其尺寸为60 m×32 m×4 m,有效容积为600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40 h,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地下,内装生物微电解填料。生物微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