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的工艺型式,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二个污水处理单元(反应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技术。它与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较,具有能耗低、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产量少等特点。特别是水解反应器具有改善污水可生化性的特点,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的优势,两者的结合,更凸现新工艺技术的优势。 污水先经过粗格栅,以去除污水中大块的悬浮物,再流入提升泵房的集水池,由潜污泵提升至旋流沉砂池进水渠上的细格栅,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并经计量后进入旋流沉砂池,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砂粒。沉淀下来的砂粒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干砂外运。砂水分离后的污水流入提升泵房集水池。经沉砂池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将截留污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并将其中的部分有机物进行降解,且可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自流入C/N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处理。C/N滤池出水进入N滤池进行脱氮处理,N滤池出水进入清水池,至此即可达到排放标准,或排放或回用(若有需要可设消毒池)。 水解工艺 水解工艺属于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技术范畴,水解池按其内介质分区为污泥床区和清水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布水系统及特殊的池型构造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的混合。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类);同时,生物滤池反冲洗时排出的剩余污泥菌体外多糖粘质层发生水解,使细胞壁打开,使污泥液态化,重新回到污泥处理系统中被好氧菌代谢,达到剩余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