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棉印染业》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棉印染业》编制课题组
二零零二年八月
目 录
1 概况
2 适用范围
3 指导原则
4 制定技术要求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 编制技术要求的基本方法
6 技术要求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7 技术要求的实施
《棉印染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1 概述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转变的重大措施。近年来, 国内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已被世界工业界所接受,本技术要求的制订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棉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使我国棉印染行业生产过程更加清洁化、环保化,使清洁生产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将带动相关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
1999年国家对五个部门制定的工业用水规划中,纺织工业(含各种所有制)总用水量为92亿立方,其中新鲜用水量为66亿立方,是在五个重点用水工业部门中仅次于火力发电行业的用水大户。在纺织工业中,纺织业(纺纱、织造)、服装加工业和部分合成纤维业的生产过程中用水量为28亿立方,新鲜用水量为6亿立方,重复用水率为80%。而纺织工业中的印染业(不含化学纤维加工)总用水量为64亿立方,其中新鲜用水量为58亿立方,重复用水率仅为10%。从上面数字分析看出,印染业新鲜用水量约占纺织工业新鲜用水量的85%,而重复用水量却很低。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我国人民衣着消费,积累建设资金和增加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学纤维产量和服装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大国。由于我国有较丰富的原料资源,有相对便宜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其各类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是我国出口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加入WTO后,为了适应国际竞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统计,我国印染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占全国工业部门废水排放量的第四位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第五位,是我国重点工业污染行业之一。我国印染加工工艺基本上是以湿法加工为主,水作为媒介参与整个化学加工过程,但最终又不残留在产品中,而排放到环境中。印染加工过程中,用水量大,排水量大,排放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印染废水是印染行业主要污染源。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产生废水外,还有废气、废渣污染。废气和废渣主要由锅炉燃煤引起,锅炉与其他工业部门具有通用性,由于采用改变燃料结构、集中供热、锅炉改造等方式,其废气、废渣的污染状况已逐步减轻,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根据2000年纺织工业统计年报统计,纺织工业企业总数为16300个,其中棉机织印染业为1508个,棉针织业为1297个,合计约占17%,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陕西、四川等省市。从2000年印染布产量统计看,全国合计为159亿米,其中浙江年产为66亿米、江苏为27亿米、广东为17亿米、山东为12亿米、河北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