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印染废水水量大、色度深、碱性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水质复杂多变,可生化性不强,是公认的难处理废水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染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提高,新型助剂、染料、整理剂等在印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其分子结构日趋复杂,性能也越来越稳定,给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技术很难将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所以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现代生物技术来处理印染废水就很有必要。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具有高效净化能力的微生物种类及菌株的寻找分离、筛选以及基因工程菌的人工构建;2.常规生物处理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及强化方法;3.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及氧化塘、生物塘、以及综合生物塘、人工湿地等处理方法。而通常所指的现代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其组织、细胞等)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基因、细胞、酶和发酵等工程等四大技术体系。(二)现代生物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1.高效菌筛选分离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单纯利用常规的微生物很难实现对印染废水中污染成分的降解和脱色处理。筛选具有特异性能的高效菌成为处理印染废水较为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国内外专家在寻求高效菌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混合微生物比纯菌种对难降解的染料有更好的降解作用,这可能是以共代谢为基础的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将共代谢机制用于生物强化系统中的实例还不多见。常用的方法是采集印染厂的活性污泥经培养、驯化而获得生物菌,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地重复接种使用。罗国维、林世光等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开发的“优势菌处理工业废水技术”中,通过投加经过筛选的优势菌群,结合强化不完全厌氧(水解)和好氧两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