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中国城市废水回用的障碍和发展战略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0日

中国城市废水回用的障碍和发展战略

引言

中国的水资源非常短缺,而且应特别注意的是我国人口还在进一步的增加,我国的经济还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因此水资源地紧缺还会加强。据初步估计,1997年我国人口为12.6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20立方米,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会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760立方米,已经接近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国家的标准,所以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水资源有限而水资源需求却不断增长的矛盾。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一方面面临着水资源的短缺,而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情况。从总体来说,我国的GDP只有美国GDP的八分之一,但两国的用水总量却是差不多的。当然中国的人口总量大于美国的人口总量会有一定影响,但对比一下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就可以知道我国用水中浪费现象的严重。中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平均利用效率只有0.45,先进国家则可以达到0.7-0.8;中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只有30%-40%,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5%-85%。同时,我国城市的节水设备推广率很低,很多城市水的漏失率很高,甚至有的城市水的漏失率达到20%以上。

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传统模式和非传统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的传统模式是首先无节制地开发地表水,江河流量不够就筑水坝修水库,结果是上游用水得到了保证,下游城市和居民用水因此而更困难,上下游的关系很紧张。至今已经出现了很多河流在某些季节断流的现象,这些都是没有节制的开发地表水所造成的。而在地表水没有办法开发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采取第二种办法,就是毫无控制的去抽吸地下水,水井的深度与日俱增,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地下水水质退化,城市地面塌陷,沿海城市海水入侵,最后地下水也抽不上来了,怎么办?传统的办法是跨流域调水,这在中国已不是一处两处,从小流域的调水,到中等距离的调水,还有正在计划的远距离调水。调水的距离越来越大,工程越

来越复杂,投资越来越高,而最后的结果是城市水资源的自给能力越来越低,受制于他人或受制于天。这种传统模式看来是走不通的,这不是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出路到底何在?这里可以用到我们古代的一句诗词:"山穷水近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传统的模式不行,我们可以大力的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什么是非传统水资源?第一是节约用水,假如能够提高用水效率,杜绝浪费,就等于增加了水资源。而且是开发水资源的最便宜的方法,这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一条,节约用水不但可以增加水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第二个非传统水资源就是雨水,我国雨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很不均匀,往往是某个地区发洪水,另一个地区则遭受旱灾;同一个第七某个季节洪涝严重,另一个季节则缺水。如果我们能够把雨季和丰水年的水蓄积起来,既可以防涝防洪,又可以解决旱季和旱水年的缺水之苦。第三个非传统水资源是就是今天我们这个会议所讨论的废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最后一个就是沿海城市可以利用海水。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