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排水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使用水资源的同时会排放出大量的污(废)水,这些污水是主要的水污染源,是破坏水环境的主要物质。对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人类处理污水的历史悠久,古代城市的排污沟便是一种典型古代污水处理设施。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并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日益成为综合性很强的一个技术领域。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污水的处理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由散流、漫流、自然蒸发、渗入或汇流入天然水体的状况,发展为经过人工精心设计、施工,建设明沟或暗沟(管)式排水道,把污水汇流后排入不影响人生活的地方或水体,这一阶段称为排放型技术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第一技术阶段的排水系统中适当的部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排放,这一阶段称为处理排放型技术阶段。
第三阶段是在第一、二技术阶段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把排水系统的最终产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即实现污水的资源化,使污水处理事业成为一种自然资源再生和再利用的新兴工业,这一阶段称为资源型技术阶段。
目前资源型污水处理技术正处在发展完善阶段,是当今广大污水处理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污水的资源化程度是判定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污水资源化的技术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六十年代中期便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中水”的开发利用可望在二十一世纪初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城市是产生污水的主要人类社区,在城市兴建污水处理厂是防治水污染的非常有效的措施。然而由于目前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直接制约了污水处理厂的广泛兴建。如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但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和运行费都偏高,在《中国21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含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称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一般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加以利用或排入水体。城市排水设施,是保证城市地面水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功能和特性,使其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和在运行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社会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前,城市往往不易做到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和良好的水环境。多数是过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城市排水是一项发展比较缓慢的基础设施。
中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有着悠久历史。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都修建了比较完整的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据考古发掘,唐长安城朱雀街两侧水沟,上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