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的水质特点 印染工业污水水质一般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印染工艺的不同而变化幅度较大。由于现代织物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化学浆料(PVA)、化纤织物加工和整理越来越多的采用碱减量法处理技术,因此形成了较难处理的碱减量—印染混合污水。此类污水的特点是:碱度大、污染物浓度高、生化降解性差,目前已成为纺织印染行业环保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表1是试验期间该区域污水排放泵站连续30d的水质监测结果。
|
根据该地区排污特点:混合污水中碱减量污水占总水量的10%~20%,冬季约10%,夏季约20%,但其CODCr量却是混合污水总CODCr量的60%。2 试验及结果 现场处理试验可分为:预处理、生化处理、后处理和组合流程的连续处理等几个方面。2.1 预处理试验 2.1.1 酸化—混凝处理 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采用一般生化处理不能实现达标排放。根据混合污水中TA占总CODCr量60%以上,TA在酸性条件下可析出以及印染污水可采用混凝脱色处理的特点,进行了酸化—混凝预处理试验。表2列出了加酸酸化—聚合铝混凝沉淀处理的试验结果。
|
2.1.2 铁碳曝气处理试验 直接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置于由等体积铁屑、焦碳组成的铁碳反应池中进行曝气处理试验。图1是相同试验条件下该混合污水经铁碳曝气处理和仅经空气吹脱处理的比较结果。图1结果表明:在长达72h的处理过程中,铁碳曝气处理可使混合污水CODCr去除率达到90.5%,其中前14hCODCr去除速率较快,而直接空气曝气吹脱处理实际去除率很低。 另外,经过铁碳预曝气处理,污水中TA的去除与总CODCr的去除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采用铁碳曝气作为预处理手段,也可有效降低后续生化的处理负荷。
![]() |
2.2 间歇生化处理试验 2
![]() |
图3是高CODCr浓度混合污水与较低CODCr浓度混合污水的生化处理比较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好氧生化处理时,欲达到相同的处理出水水平,高浓度污水需处理较长时间。
![]() |
图4是混合污水经酸化—化学混凝预处理后污水的生化降解曲线。结果表明:经化学混凝处理的出水继续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 |
图5是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仅进行化学混凝脱色预处理与脱色后再酸化除TA污水的生化处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脱色再除TA污水生化性能较好。 而混合污水采用铁碳曝气预处理6 h后再进行生化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将铁碳曝气作为前处理手段,效果不太理想,其最终处理出水残余CODCr浓度高于220 mg/L。 另外,考虑到混合污水全部进行酸化除TA预处理药剂费用较高以及为充分发挥少量加酸中和的作用,还进行了将中和所需的酸加在1/3污水中,使其酸化除TA后再与另2/3污水混合生化处理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总加酸量一样的情况下,取部分污水酸化除TA预处理,可以达到有效利用酸,进一步降低生化处理出水CODCr浓度的目的。与仅少量加酸中和污水的处理相比,同样的条件下其总生化处理出水CODCr浓度可再降低约70 mg/L。2.3 混合污水的后处理试验 2.3.1 混合污水生化处理出水的铁碳曝气处理试验
![]() |
![]() |
|
|
![]() |
|
3 讨论与建议 ① 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直接采用生化处理,CODCr最大去除率一般在65%~80%之间;少量加酸中和有利于提高生化去除率和缩短生化处理时间。 ② 酸化—混凝处理用于预处理,有利于使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处理达标,并可大大节省后续生化处理时间;少量加酸中和有利于提高生化去除率和缩短生化处理时间。 ③ 采用铁碳曝气处理无论是作为预处理还是后处理,对于污水中CODCr的去除都有明显效果,但作为后处理较之前处理更有利于使污水处理达标。 ④ 连续流程生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多种生化处理手段处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虽各有特点,但处理效果基本一致,因此,以较少的代价和投入使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处理达标,还须在清洁生产、预处理和后处理上采取措施。 ⑤ 碱减量污水的进入是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CODCr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