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水处理:印染业必须跨过的“坎”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1日

最近几年,我国纺织行业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然而水资源问题依旧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在纺织行业中80%的用水量是印染,而印染废水又是污染重、处理难度高的废水。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比例在前6位(印染),问题还在于废水的回用率最低,印染只有7%(纺织全部10%),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按今后十年还有二位数增长,如不加限制,以每年15%速度递增,仅5年废水量将从16亿t/年~32亿t/年,而10年将猛增至64亿t/年!这种计算方法当然不妥,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发生,但废水量增加是可能的,因此必须慎重对待发展和废水排放量增加问题。

技术落后导致污染严重

国外纺织印染行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韩国釜山,日本大阪,意大利米兰和墨西哥等地,染整企业也较为集中,印染废水相对较大,同时在这些地区自然地形成产业链,即本地区和周围地区形成上游配套的原料生产、供应;纺织服装、服饰等下游产品生产、市场销售;三者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种生产相对集中、产量大、市场规模大、销量在国内、国际有相当影响的“板块”经济对染整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与我国也很相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单个企业规模较大,而区域内数量远远低于中国,特别是废水量仅为每天几千吨到万吨左右,而我国一个镇印染废水量每天1-10万吨的很多,最大的30万吨!一个县级市达到每天60万吨,计划达100万吨!这在世界上市没有的,不但水量大,而且污染也非常严重。

我国的印染废水产生如此之大,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发达国家产品以高档为主,以纯棉产品为例,其原料均为精梳棉,含杂量低,前处理简单;染色用染料、助剂量少;冲洗和后整理用药、用水量低。碱洗工艺,德国用量为20-30克碱,而我国由于使用低挡棉多,杂质多,碱用量为80可左右,且冲洗次数多,因此废水量大、COD高、pH高。第二,工艺相对落后,环保管理更落后。纺织

行业中由于近几年发展快,在化纤、纺织方面进行了许多技改,已使设备、规模走上现代化与国际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印染还处于规模小的多、相对落后,究其原因是近年发展太快,业务太忙,无暇顾及技术进步。有专家估计,我国染化料(染料、助剂等)用量比发达国家多20%-30%,如果精打细算,在目前基础上节约5%-10%染化料完全可能,也就是实施清洁生产的潜力很大。国外连续印染机械大多采用逆流反洗,用水量减小,我国还是以间隙式居多,这也和加工多品种有关。

污水处理方法和技术

目前,意大利、日本等对印染废水处理采用工厂处理和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印染废水初步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后和城市污水混合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后续处理效果,如果印染厂多,则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德国由于行业分散,一般采用单厂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在印染厂建造污水处理厂,对厂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由于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回收做得相对较好,水处理效果处理后的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另外德国的印染废水排放量也较少,而且处理技术比较成熟,投入大,我国基本上也是这二类形式。

由于印染废水主要是有机污染,所以处理方法均以生化法为主,国外采用生态染料,工艺先进,因此染化料用量少、废水量小、污染相对较轻。对于废水量少,采用设备为主,大水量当然还是以构筑物为主,但从处理技术的原理上分析,似乎差别不大,但从技术深度、自动化程度、设备质量远高于国内水平。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