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混凝剂加注自动控制方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6日

混凝剂加注自动控制方法

在净水自动化中,混凝剂加注量的自动控制是一个既关键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影响混凝剂加注量的因素很多,如原水浊度、水温、流量、碱度、氨氮、耗氧量和净水设备的负荷、状态等,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方法尚不完善。因此,需寻求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性能先进、运行方便、造价低、维护简单的自动控制方式。

1 定量分析絮体形状

确定适当的混凝剂加注量,关键是要找出一个滞后时间较短,而与沉淀水浊度相关性又较好的参量作为目标值来控制。

1.1 絮体沉淀特性和沉淀水浊度的关系

从净水过程可知,沉淀水浊度与原水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特征和沉淀有关,絮体形成得越好,沉淀越充分,沉淀水浊度越小。在一定沉淀条件下,沉淀水浊度和絮体的沉淀特性密切相关。

絮体的沉降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常简化用颗粒沉降的Stokes公式来描述:

v=(ρs-ρ)gds2/18μ (1)

式中 v——絮体沉降速度,cm/s

? ρs——絮体体积质量,g/cm3

 ρ——水的体积质量,g/cm3

?dS——絮体直径,cm

 μ——水的粘滞系数,g/(cm·s)

 g——重力加速度,980 cm/s2

进一步的研究[1~6]表明,絮体粒径增加时,体积质量相应减小,其关系式为:

?ρS-ρ=dS-kp (2)

式中kP——系数,1.2~1.5,决定于混凝剂加注率与原水水质

v=gds(2-kp)/18μ (3)

上述分析均假设絮体为球状颗粒,而实际絮体基本上是不规则状态,其沉降速度显然应比同体积的球状絮体慢一些。絮体的大小、形状可反映在絮体图像上,因此通过

分析絮体的图像,可以得到一个与沉淀水浊度相关性很好的参量。用它作为目标值来控制混凝剂加注量可使滞后时间大大缩短。

1.2 定量分析絮体图形,计算等效直径

为了从絮体的二维图形综合出与絮体沉淀速度有关的参量,给絮体图形定出了以下四个特征:①表示絮体大小的絮体面积s;②与絮体形状有关的絮体周长l;③与絮体松散程度有关的絮体中间空出面积s0;④絮体的长宽比m。这些特征基本表示了絮体的特性,且易于计算。最后按下式折算成称之为“等效直径”Φ的参量:

Φ=2(s/π)0.5×[1-k1(1-2(sπ)/l)]×[1-k2(1-1/m)]×(1-k3s0/s) (4)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