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WT-FG”法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8日

当前国内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曝气法(常规活性污泥法)、AB法、氧化沟法、SBR法、A2/O法、A/O法、UNITANK法等这些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悬浮生物 处理法。现分述如下:

(1)普通曝气法(常规活性污泥法):普通曝气法是出现最早的工艺,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因为处理效果好,污泥负荷高,池溶积小,电耗省,但普通曝气法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仅能满足BOD5、CODcr、SS三项出水指标。

(2)SBR法(序批式);一般由一组四池组成轮换进水、曝气、沉淀、撇水、静置,本工艺原本是原始处理方法,在现代技术中,可理解为厌氧 (除磷)、好氧(去除BOD5及硝化)、缺氧(脱氮)、沉淀(去除SS)集于一座池子中,沉淀的污泥保留在池子中而省去污泥抽升回流工序。该方法使用于水量、水质排放均匀的工业废水可省去调节池,节省投资。但对大型污水处理厂没有优越性。

(3)氧化沟法: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的循环流动,又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原始氧化沟属延时曝气,不设初次沉淀池,污水达到硝化阶段,污泥相应得到好氧处理,量少且熟化了,氧化沟用转刷表面曝气,管理简单。原始氧化沟是间歇运转,60年代发展为连续运转,增设二次沉淀池的工艺,将曝气和沉淀分开,继而出现多种工艺。近代又增加了DE式、DT式,增加了前置厌氧区和后置沉淀池、回流系统,具备了脱氮除磷功能,电耗较大,经常运转费用偏高。

(4)A2/O法:常用的脱氮除磷的工艺为A2/O(厌氧、缺氧、好氧)法。磷在厌氧区释放,在好氧区吸收,达到除磷目的,污染物在好氧区被氧化降解,去除COD和BOD,同时在硝化菌作用下,有机氧转化的氨氮继转化为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含有硝酸氮的大量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污泥回流,污泥处理工作量大,节能差。

(5)AB法:即吸附和

生物降解两段生物处理法,一般不设初步沉淀池。A段为高负荷的生物吸附阶段,即充分利用污水中的微生物(细菌),以生物吸附为主去除BOD,其运行状态是以较高的污泥负荷在较短的曝气时间内去除50%以上的有机物,B段则按常规性污泥法运行,污水经A段处理后,使进入B级的BOD浓度大幅度降低,不仅使达到硝化的时间大为缩短,从而减少了B段处理构筑物的容积,减少工程造价。常规AB法,TP去除率约50-70%,TN去除率约为30-40%,AB法适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BOD值大约300-350mg/L。

(6)UNITANK法:此工艺是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一种新工艺。特点是 将曝气和沉淀组成一体的新工艺。将池子分成若干格,首末两端交替曝气和沉淀。该方法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