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杀菌剂综述
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具有的特殊生态环境导致微生物在其中很容易繁殖。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给冷却水系统带来许多危害,使系统传热效率降低,诱导金属腐蚀,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管道堵塞。在实际运行系统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投加杀菌剂控制系统中的微生物。1 杀菌剂的现状
1.1氧化性杀菌剂
1.1.1 氯气。
在水处理中,氯由于其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经济、物源广、使用较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但经氯气处理,水中易产生三氯甲烷,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同时其半衰期时间长,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各国相继出台法规,日益严格控制余氯的排放量[1]。另外,随着水处理配方逐渐向碱性水处理方案的过渡,氯气在高pH(>8.5) 的条件下杀生活性差的缺点也显现出来屈此人们开发出一些氯的替代物,如 ClO2、溴类杀生剂、臭氧等。
1.1.2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杀生能力较氯强,约为氯的2.5倍左右,特别适合应用于合成氨厂替代氯进行杀菌灭藻处理。国外于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但由于二氧化氯产品不稳定,运输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取现场发生ClO2、开发稳定性二氧化氯等措施,克服了这一难题。目前国内采用的现场ClO2发生装置主要有电解ClO2发生装置和化学法ClO2发生装置两类[2]。70年代美国百合兴国际化学有限公司开发出稳定性二氧化氯(BC—98)。我国也于80年代后期开发出了这一产品。
1.1.3 臭氧。80年代末,臭氧作为一种杀菌剂应用于冷却水系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臭氧所具有的一些优越性是传统的化学药剂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国外已将臭氧广泛地应用于冷却水处理中。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臭氧处理的系统可在高浓缩倍数下,甚至在零排污下运行。处理成本低于传统的化学处理法。在这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1.1.4 过氧化
1.1.5 溴类杀菌剂[4-6]。目前在杀生剂市场出现以溴代氯的趋势。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试验室的评估结果表明:溴在pH8.0以上时较氯有更高的杀生活性;在一些存在有工艺污染如有机物或氨污染的系统中,溴的杀生活性高于氯;游离溴和溴化合物衰变速率快,对环境的污染小。目前,人们常用的溴类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卤化海因:主要有溴氯二甲基海因(BCDMm、二溴二甲基海因(DBDMH)、溴氯甲乙基海因(BCMEH)等。有报道表明,BCMEH效果最佳,0.45kg(1磅)BCMEH相当于3.18kg(7磅)Cl2;
②活性溴化物:为由NaBr,经氯源(HOCl)活化而制得的液体或固体产物。特点是可大幅度降低氯的用量,并相应降低总余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