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废水?亏染防治技术政策》对水资源短缺地区废水资源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防治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印染行业水污染防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纺织行业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政策和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本技术政策,包括生产过程中水的重复利用和末端深度处理。 目前我国印染废水主要以末端治理为主,处理后的回用率很低,而且某些治理方法如混凝沉淀法只是把污染物从液体转移到了固体,并未真正消除污染。清洁生产技术是要使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治理方法,淘汰产生二次污染的有害絮凝剂,并尽量减少处理后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或将废水中有害物质全部氧化分解为无毒物质,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和污染转移,并实现废水资源化。 关于印染废水治理,技术政策的治理工艺申明确提出:以生物治理为主、化学治理为辅、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路线,不宜采用单一的物理化学处理单元作为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流程。因为生物治理需连续运行,否则不能满足达标要求。而对时开时停的单一化学治理路线不予采用和推荐。 1.生物法的应用 由于印染废水的多变性,生物法处理效果有时还不能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因此,开发适应能力强的菌种,提高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并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回用的要求,将是今后生物法研究的主要目标。新型的生物制剂有以下几种: (1)酶制剂:利用生物酶制剂处理废水、净化环境比其他生物法效率高、速度快、出水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的酶有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嗜碱酶等。在木质素等过氧化物酶存在的条件下,漆酶的色度去除率可提高到75%。 (2)废水脱色微生物制剂:将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来提取对染料脱色效果好的微生物,并进行培养。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