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厌氧水解酸化工艺与其他工艺的比较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1日
根据有机物所要求达到的分解程度,可将厌氧处理分为两种类型,即酸发酵(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酸发酵是一种不彻底的有机物厌氧转化过程,其作用在于使复杂的不溶性高分子有机物经过水解和产酸转化为溶解性的简单低分子有机物,为后续厌氧处理中产乙酸、产氢和产甲烷微生物或好氧处理准备易于氧化分解的有机底物(即提高废水的BODs/COD,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因而,它常作为生物预处理工序或厌氧一好氧联合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前处理工序。 在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废水中的COD和BOD5浓度的变化可能有以下3种情况:降低,但最大不超过20%一30%;与原水持平(如以葡萄糖为水解酸化底物时即出现此情形);略有升高(如高分子复杂有机物的水解酸化时)。但基于实际废水中基质的复杂性、参与水解酸化过程的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环境条件的多变性(尤其在厌氧一好氧的联用处理工艺中,把厌氧段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并非将其控制在严格意义上的两相厌氧消化中产酸阶段),上述3种情形亦可能同时兼而有之。 厌氧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工艺与单独的厌氧或好氧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①由于在厌氧阶段可大幅度地去除水中悬浮物或有机物(视工艺要求而定),其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污泥量可得到有效减少,从而设备容积也可缩小。 ②厌氧工艺的产泥量远低于好氧工艺(仅为好氧工艺的1/10-1/6),并已高度矿化,易于处理。同时其后续的好氧处理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必要时可回流至厌氧段,以增加厌氧段的污泥浓度,同时减少污泥的处理量。 ④厌氧工艺可对进水负荷的变化起缓冲作用,从而为好氧处理创造较为稳定的进水条件。 ④厌氧处理运行费用低,且其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可节省好氧段的需氧量,从而节省整体工艺的运行费用。 ⑤重要的是当将厌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时,可为好氧工艺提供优良的进水水质(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条件,从而可提高好氧处理的效能,而且可利用产酸菌种类多、生长快及对环
境条件适应性强的特点,以利于运行条件的控制和缩小处理设施的容积。此外,与两相厌氧工艺相比,厌氧(水解酸化)一好氧工艺不仅降低了对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DO等)的要求,使厌氧段所需容积缩小,同时也可不考虑气体的收集利用系统,从而节省基建费用。 水解酸化、混合厌氧和两相厌氧由于各自的作用不同、对产物要求及处理程度的不同,对各自的运行和操作要求也不同: ①氧化还原电位不同。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需将氧化还原电位严格控制在一300mV以下,以满足甲烷菌的要求,因而其水解酸化菌也是在此氧化还原电位下工作的;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则须将产酸相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在-100--300mY之间。而水解酸化工艺,只要将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在+50mY下即可发生有效的水解酸化作用。 ②pH值要求不同。混合厌氧处理系统中,其pH值通常控制在甲烷菌生长的最佳范围(6.8—7.2)以内;两相工艺中则为控制其产物的形态而将pH值严格控制在6.0—6.5之间。而厌氧水解酸化工艺由于其后续处理为好氧工艺,因而对pU值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且由于水解酸化菌对酸碱的适应性较强,因而其适宜pH值范围较宽<适宜值为3.5—10,最优值为5.5—6.5)。 . ③温度的不同。混合厌氧系统和两相系统对温度均有严格的要求,要么控制在中温(30—35℃),要么控制在高温(50—55℃),而水解酸化工艺则对工作温度无特殊要求,其在常温下运行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研究表明,当温度在10—20℃之间变化时,水解酸化反应速率变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