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纺织品节水节能整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2日

泡沫整理和涂层整理等利用物理技术增加整理液浓度,降低给水量,提高整理剂利用率,从而减少污染和污水排放,有利于印染环保。 1.泡沫整理 泡沫整理就是采用尽可能多的空气来取代配制整理液或染液时所需要的水,将整理剂或染色化学药剂制成泡沫体,然后强制泡沫扩散到被加工织物的表面并透人织物内部。由于空气降低了整理浴的含水量,这样可以节约染化料,减少污染物和废水的排放。如果织物焙烘后不经水洗,该工艺可基本无废水产生。 (1)发泡剂的选择及工艺:泡沫整理的轧液率仅为15%一30%,泡沫的发泡率一般为2%-20%,密度为0.2—0.05g/L,发泡率越低,则泡沫含液量越高;发泡率越高,则泡沫含液量越低。发泡率的大小应视被加工织物,车速等因素确定。 发泡剂决定了泡沫的特性、泡沫的结构和输送至织物的分散均匀性。配方中所有组分必须容易起泡。其离子活性应能与混合物中所有的其他化学组分相容,同时对色牢度和整理质量影响非常小。 ①泡沫的直径:实际使用中泡沫应尽可能小,泡沫的液膜应尽可能薄,越厚越易排液。一般泡沫直径应控制在50—450um之间,这样的泡沫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当泡沫直径逐渐变大时,其稳定性就随之变差,液体容易很快地向泡沫的表面泳移而导致泡沫破裂,特别是在进行泡沫染色时,大气泡常常会在织物表面产生“露白斑点”,从而影响染色质量。同时,由于泡沫直径增加,其发泡率便随之下降。 ②润湿性:在进行泡沫涂敷过程中,要求泡沫能很快地被纤维所吸收。例如,在棉织物上进行活性染料泡沫染色时,活性染料能很快被棉纤维吸收,但如果在疏水性的涤纶织物上进行分散染料的泡沫染色时,涤纶的表面则很难润湿,而且残留在纤维表面的泡沫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要求泡沫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表面活性剂是比较有效的发泡剂,其中十二醇硫酸酯钠盐发泡性较好,用少量便可获得高发泡率的泡

沫。 另一类发泡剂是非离子型活性剂,这类活性剂的发泡效果稍差,要获得同样发泡率的泡沫,其用量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多,但考虑到树脂整理中金属盐的稳定性,即使发泡率较低,仍需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泡沫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输送至织物的泡沫必须具有最低的稳定性,以便在送至织物的过程中保持其特性,但在接触后快速破裂。BROOK FOAM S7ABILIZER 202是许多整理加工中应用的优异的泡沫控制剂。它强化了气泡壁,并可与树脂、催化剂、柔软剂和发泡剂混用,且对织物手感没有负面影响。 (2)泡沫稳定剂的选择:泡沫需保持适当的稳定性,当与纤维接触时又能马上自身破裂。如果泡沫不甚稳定,便会过早破裂,使织物产生块状和条状的不均匀润湿。相反,如果泡沫太稳定了,它就不会均匀地破裂而进入织物。泡沫稳定剂种类很多,但应按照用途来选择活性剂和稳定剂。比较有效的稳定剂是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多糖酸。特别是羟乙基纤维素是非离子型的,容易和大多数阴离和阳离子整理剂混用,金属盐催化剂溶液也不会干扰它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羟乙基纤维素和十二醇混合使用,既可提高发泡液的本体黏度,又可提高泡沫液膜的表面黏度,大大增加了泡沫的稳定性。此外,对于增稠剂要尽可能以较少的用量来求得黏度的提高。 2.涂层整理 在织物表面均匀涂布一薄层混合涂层剂’,使织物表面改变风格、改变色泽或产生不同功效,称为涂层整理,由于涂层整理溶液不透入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