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产品印染废水整体属于有机性废水,而且具有城市污水、生活污水的某些特性,但其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并且还具有某些特殊颜色。早期采用较多的治理技术为生物治理技术中的活性污泥法,由于企业废水治理量一般规模为2000—5000t/d,一般多采用表面加速曝气形式。为了提高其处理效率,使运行更加稳定,又陆续开发了不同结构池型(圆形池、方形池)、不同工艺形式(合建式、分建式)的多种活性污泥法处理形式。由于当时棉纺印染产品主要以天然棉纤维为主,废水可生物降解性能较好,因而处理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随后,引进当时国外先进环保治理技术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开发出生物膜法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塔式生物滤池等生物转盘法形式,并获得较快的发展和应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实质上是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混合形式,国外又称为浸没式生物滤池法。由于在池中放置一定数量的、且具有一定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填料,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栖息场所,具有明显的生物膜法特点;同时它又采用了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方式,并在池体中和填料间也具有一定数量的活性污泥,因此它又具有活性污泥的特点。它采用鼓风曝气形式,不受池体表面产生的泡沫影响,不产生污泥膨胀,有机负荷高,占地少,在棉印染行业的废水治理中逐步取代了表面加速曝气形式。 随着棉印染产品中化学纤维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逐渐变差,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去除能力有所降低。为了满足达标排放要求,采用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之后再串接到化学处理的方式。化学处理中以化学投药法为主,主要采用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的形式。采用生化与物化联合的治理工艺,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处理法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而其剩余的有机污染物和色度则由化学处理法承担,这样可以减少药剂投加量,使处理成本降低。 1. 棉机织产品印染废水治理 处理工艺难以将其氧化分解,现在常采用厌氧一好氧生物治理工艺。其中的厌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