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白腐真菌粗酶液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6日
白腐真菌因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而使得木材呈白色腐朽。1983年Tien小组和Glenn小组同时发现木质素被降解的关键是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产生的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的作用[1-2]。该酶系由2类同功酶组成,分别为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Peroxidase,简称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dependentPeroxidase,简称MnP)。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异生物质的降解主要依赖该菌细胞分泌的胞外酶进行,需氧,并启动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反应,实现对底物的无特异性的氧化分解[3]。由于污染物不必进入细胞,因而该菌对不溶的、有毒的、结构各异的物质均有作用能力[4],在环保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偶氮类染料约占染料总量的一半以上,是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该类染料废水色度高,有机污染物浓度大,有毒并且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为此,笔者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粗酶液对活性翠蓝KGL的脱色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 黄孢原毛平革菌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提供。1.2 培养基1.2.1 固体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即土豆汁200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1.2.2 液体培养基。限氮培养基和限碳培养基采用张朝晖等的方法[5]。1.3 粗酶液的获得 自30℃培养15d的PDA平板上剥取适量的孢子,在无菌水中混匀得到孢子悬浮液,等量接入含100ml培养基的一系列250ml锥形瓶中,每瓶中相当于接入平板面积为1cm2的孢子[6]。置于旋转式摇床上培养,温度为35℃,转速为160r/min。在上述培养条件下,黄孢原毛平革菌的LiP酶活在第5天达到最高,因此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第5天的培养液经12000r/min、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得到粗酶液,用于活性翠蓝KGL废水的脱色研究。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