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分段回用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8日
1 概 述1.1 印染废水的特点我国是纺织大国,印染行业每天有400多万吨的废水排放,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10,且每年要耗用100多亿吨清洁水,是我国用水量大、排放量大的工业部门之一[1]。印染废水的处理一直是我国废水治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印染废水是印染工艺中经过脱浆、漂白、洗毛、染色、整理等工序排出的废水,主要含有染料、浆料、纤维杂质及少量的无机盐等[2],因而印染废水具有高浓度、高色度、高pH、难降解和多变化等5大特征[3]。1.2 膜分离技术分类及优点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制造的多孔材料的拦截能力,主要以浓度梯度、电势梯度及压力梯度作为推动力,通过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选择渗透作用的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4]。近几十年来,膜分离技术应用到印染废水处理领域,形成了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等[5,6],都是主要以压力梯度作为传递分离的推动力。(1)微滤的膜孔径为0.05~20.00μm,一般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固体微粒等,其分离机制与传统的过滤筛分机制基本相同,膜物理结构是分离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微滤主要用于染色废浆和洗涤水中不溶物、悬浮固体等的脱除,以及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前处理。(2)超滤的膜孔径为0.001~0.050μm,截留分子量为500~50000,依靠膜表面的微孔结构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可去除水中病毒、大分子物质、胶体等。超滤主要应用在印染废水中助剂和染料等有用物质的回收方面。(3)纳滤的膜孔径为1nm左右,对分子量介于200~1000的有机物和高价、低价、阴离子无机物有较高的截留性能。纳滤膜多为荷电复合膜,因而分离效果与其荷电性能、溶质荷电状态有关。纳滤主要去除印染废水中的COD、色度、硬度和难生物降解污染物等。(4)反渗透属于无孔致密膜,常用于截留溶液中0.1~1.0nm的离子或小分子
物质。其传质属于溶解—扩散机制,在分离过程中,化学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导作用。反渗透主要用于超滤、纳滤后废水深度处理及染料回收等方面。在印染废水的处理中,传统方法总存在COD色度去除率低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而膜分离技术在理论上有较强的针对性。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有独特的优点(1)设备体积小、占地较少、易于自动化;(2)处理能力变化范围大、杂质去除率高、产水水质好;(3)可分离出废水中的聚乙烯醇(PVA)、染料等,在处理废水的同时还回收化工原料;(4)处理后的水可回用,节约水资源。2 印染废水处理2.1 退浆废水处理及PVA回收退浆废水水量较少,一般只占印染废水排放量的15%左右,但在整个印染工序的COD总排放量中,退浆废水COD占了50%~55%。退浆废水的主要成分有浆料、退浆剂和弱酸等,其中PVA是高聚物,化学性质稳定、BOD5/COD仅0.064,难生物降解,且价格昂贵,流失会造成经济损失。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