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印染工业是现代工业中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之一。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高、有机物浓度高及组分复杂等特点。由于染色时用的染料和助剂种类繁多,使废水中除了染料等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外,还有大量无机盐、硫化物等。含硝基和氨基的染料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一些染料的降解产物大多为联苯胺等一些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据报道,80%~90%的癌症与环境因子有关,而已发现的致癌物中绝大多数是有毒有机化合物。因此,印染废水的脱色和回用成为一个关系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课题。 处理印染废水常用的方法有物化法和生物法。采用物化处理比较有效,但处理费用高,且会产生大量难处理的污泥,形成二次污染等。也有采用生物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但合格率不足60%。其主要原因在于废水中的染料大多为人工合成化合物,对生物菌种的生长具有抑制毒性作用。另外,目前自然界中尚缺乏能对这类化合物有效降解的生物菌种。而且,随着染料品种的更换,废水组分频繁变化,对生物菌种的驯化造成冲击。 国内外专家在寻求高效脱色菌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混合微生物比纯菌种对难降解的染料有更好的降解作用,这可能是以共代谢为基础的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将共代谢机制用于生物强化系统中的实例还不多见。采用活性污泥法培养印染废水脱色菌,采集印染厂的活性污泥经培养、驯化而获得生物菌,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地重复接种使用。根据细菌对氧的要求不同,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氧菌三类。本试验采用好氧菌降解染料。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印染厂废水池污泥,兰纳素藏青B 01(Ciba精化公司);无水葡萄糖,氢氧化钠NaOH,硫酸镁Mg2SO4·7H2O(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琼脂粉(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蛋白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