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企业在一般人印象中都是空气污染大户。现有20多家印染企业的三水工业园区大塘园,却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建集中供热项目,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节约了能源,实现全行业的清洁生产。 民企建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 “大塘的印染行业新气象,很大程度是因为工业园内的集中供热项目。”三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永康说,2002年佳利达刚到大塘投资时,当地只有几家中小型印染企业,佳利达也像它们一样自建锅炉供应生产所需的蒸汽。 后来当地政府适应佛山纺织服装行业发展需要,计划在大塘园发展印染行业,并规划建设一个日供汽量3500吨的热电厂,对引进园区的印染企业集中供应蒸汽。 项目预算需要1.4亿元建设资金,而政府财力有限,怎么办?向佛山数千亿的民间资本“借鸡生蛋”!2003年,三水区大塘镇政府与佛山市整合投资有限公司签订BOT协议,决定由该公司控股成立大塘热电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集中供热项目。2006年,整合公司又将股权转让给了三水佳利达。 佳利达接手7个多月后,第一期日供汽量1700吨的两台锅炉于去年4月投产,可满足园区现有印染企业用汽需求。第二期日供汽量3600吨的3台硫化床锅炉已动工建设,其中第一台锅炉预计今年六七月投入使用。
环保无忧企业可专心生产 “你看,现在烟囱排出的烟都是白色,而以往企业自建锅炉排出的烟多多少少偏黑色。”彭永康指着大塘热电公司高高的烟囱对记者说,集中供热不仅让园区内众多的烟囱变为一根,而且是最专业的一根,环保状况大为改观。 以前佳利达自建的锅炉,每吨煤只能生产4吨蒸汽,废气的去硫率只有60%;现在热电厂每吨煤生产5至6吨蒸汽,废气的去硫率达到85%。 佛山市联润染整有限公司是集中供热项目的首批用户之一。公司总经理林延洪说,自己在外地投资的一家印染厂靠自建锅炉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