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产品时尚性强,选择性大,因此其使用的染料各有不同,致使印染废水的组分也有明显差别。废水粘性大,有机物含量高,并且多为芳烃和杂环化合物,其中带有有色基团(如一N=N,一N=O)以及极性基团(如一S03Na,一OH,一NH2),还混合酚类、苯胺、碱等。废水中含有大量糊料和涂料:使用淀粉浆的印花废水可生化性较好,使用化学浆的印花废水可生化性差,尤其是含化学浆—PVA的废水很难处理。
总体来说,印花废水的污染物和悬浮物浓度高,色度深,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排放。
一 工艺流程
本工艺主要由微电解反应和生物氧化反应两大部分组成。预处理过程中,在调节池里投加经过改性处理的木屑进行吸附,它为后续工艺的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流程图如下所示:
1.0流程图说明:
1.0.1格栅
截留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并且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1.0.2调节池(吸附)
调节水量,避免波动影响,保证后续处理负荷稳定;投加改性木屑,吸附脱色处理。
1.0.3铁屑微电解反应
铁屑微电解工艺是以低电位的Fe与高电位的C在废水中产生电位差,具有一定导电性的废水充当电解质,形成无数的原电池,产生电极反应和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作用——氧化还原、电化学附集、物理吸附、混凝沉淀、类Fenton体系作用,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此电解反应,不仅能降低色度和COD,而且提高了废水的BOD5/COD值,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
1.0.4生化沉淀池
稳定水量,沉降悬浮物,池中生有水浮莲,降解有机污染物。
1.0.5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系统组成的。在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中设有填料,通过微孔曝气器曝气充氧培养微生物。废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大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定在填料上,部分悬浮生长在水中。在曝气冲刷作用下,老的生物不断脱落,新的生
1.0.6混凝沉淀池
作为深度处理部分,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1.1工艺特点
1.1.1改性木屑
活性炭吸附性能好,但再生的成本高,因此本工艺采用木屑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木屑经过改性处理后,脱色效果优越,而且它价格低廉,再生过程简单,使用成本不高,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吸附剂。另外,把它直接投加到调节池进行脱色处理,既简化了工艺程序,又能降低投资成本。
1.1.2铁屑微电解工艺
铁屑微电解工艺常见于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中,其应用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也不少。本工艺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铁屑和活性炭。铁屑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废料,用于处理印染废水,不仅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而且具有以废治废的效果。
基本原理是:含碳铁屑浸于电解质溶液中,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Fe-C原电池,阳极生成Fe2+,阴极产生OH-及新生态[H]而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与染料发生氧化还原、吸附、絮凝等作用。
有文献资料显示,利用铁屑来强化传统生化工艺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COD以及色度去除率分别由传统工艺的25%, 20%增加到90.4%,93.8%,BOD5去除率达88.4%,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尽管本反应虽不能完全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它能把水中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BOD5/COD值,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面的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1.1.3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曝气式生物滤池,处理废水有良好的特点:
①.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②.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就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③.由于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又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
④.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污泥产量较低。
1.1.4无机高分子絮凝剂—HYL
这种混凝剂呈黑色粉末状,主要成分是粉煤灰,其COD去除率可达80 %,色度去除率为90 %。用这种新型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效率高、pH 适用范围广泛,运行管理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高效混凝剂。还有,它是以固体废弃物为原料,以废治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
二 设计构想
2. 1改性木屑的选择
对于高色度的印花废水,脱色处理是必要的,而且经过预处理的废水,更利于后续的工艺反应。
用改性木屑代替传统的活性炭来吸附脱色,这是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而采纳的:
不少文献资料显示,在寻找活性炭的替代品研究中,木屑的改性研究也是一个热门发展方向。在许多的研究试验中,它不仅具有高效脱色的特点,也能吸附金属离子,因而在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中较多使用。
木屑改性方法:A.筛分出一定量的粒径80目木屑,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抽滤、干燥,放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温度介于60℃,作为贮存备用。B.用500mL锥形瓶取用50g已干燥的木屑,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环氧氯丙烷和NaOH溶液,并在加热搅拌器中搅拌2h (温度控制在60℃左右)。然后过滤,用蒸馏水清洗至呈中性为止。将清洗至中性的木屑放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4h,温度控制于60℃。
改性木屑的再生方法:将已失去吸附作用的改性木屑浸渍于NaOH(0.5 mol/L)溶液2h,过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 然后用盐酸调节pH 值至弱酸性, 在60℃下烘干。
改性木屑的工作条件:酸性条件下吸附性能不明显,碱性条件下吸附性能优越。另外,针对于碱性品红染料,改性前后比较,吸附容量达48.49mg/g,提高了156.38%;在40℃下,pH 值5~6,吸附90 min碱性品红染料脱色效果最好。
采用廉价而
2. 2铁屑微电解反应
具有氧化还原、电化学附集、物理吸附、混凝沉淀、类Fenton体系作用的铁屑微电解反应,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色度,去除部分COD,而且能提高BOD5/COD值,大大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面的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2. 3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在池内设置填料,经过充氧的有机废水以一定的速度流经这些有生物膜的填料,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生物膜接触而被氧化分解。该工艺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的优点,具有耐冲击负荷强、占地小、运行管理方便、污泥量小、处理成本低的优点。
2. 4生化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
在铁屑微电解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流出的废水含有部分悬浮物,为了净化废水,进行沉淀处理。
3.1废水水质
| 印花废水水质 | ||
| 指 | 设计进水 | 出水要求 |
| COD | 5000 | 90 |
| BOD5 | 600 | 20 |
| SS | 500 | 40 |
| 色度 | | |
| 水量: 10 m3/d | ||
参数选取范围:
①格栅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②格栅前渠道的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③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④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人工清渣的格栅倾角较小时比较省力,但是占地多。
⑤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⑥机械清渣量不小于0.2m3
按照8小时工作时间,
Qmax=10m3/d=1.25m3/h=0.00035m3/s ,
栅条间隙数n由于流量小,参考一般的格栅规格,本次设计选取:中格栅,栅条间隙d=20mm ,栅前水深h=0.2m,过栅流速0.6 m/s,安装倾角а=60° ,人工清渣。
已知Qmax =1.25m3/h ,取水力停留时间HRT=6h,有效水深取3.5m,水面超高取0.5m。
有效容积:
总深度:
面积:
取
有关试验显示,投加改性木屑2kg/m3,脱色率达到92%。根据这数据分析,以及考虑到后续工艺也具有的脱色性能,为降低运行成本,本工艺在调节池投入改性木屑1.75kg/m3,对于失去吸附性能的木屑,进行再生处理或弃去。
| 色度指标 | ||
| 设计进水(倍) | 出水要求(倍) | 脱色率(%) |
| 800 | 152 | 81 |
3.4铁屑微电解反应
3.4.1主要的影响因素:
1. 铁屑粒度。粒度越小,单位重量铁屑中所含的铁屑颗粒越多,使电极反应中絮凝过程增加,利于提高去除率。另一方面铁屑粒度越小,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微电池数也增加,颗粒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延长接触时间,提高了去除率。但粒度越小,使单位时间处理的水量太小,且易产生堵塞、结块等不利影响。
2. 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也是工艺设计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停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氧化还原等作用时间的长短——停留时间越长,氧化还原等作用也进行得越彻底,但由于停留时间过长,会使铁的消耗量增加,从而使溶出的Fe2+大量增加,并氧化成为Fe3+,造成色度的增加及后续处理的种种问题。因此,停留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因应各种废水成分不同而不同。
3. pH值。pH值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pH值主要影响产生新生态[H]的多少,从而破坏染料的发色结构而去除色度,所生成的染料中间体等物质亦以有机物的形态存在于废水中,其存在形态随pH值变化,因此,pH值对CODCr去除率影响不太大,相对地突出了停留时间对CODCr的影响。
4. Fe/C 值。加入碳是为了组成宏观电池,当碳屑量较低时,增加碳屑,可使体系中的原电池数量增多,提高对有机物等的去除效果。但当碳屑过量时,反而抑制了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更多表现为吸附,所以Fe/C值也应有一个适当值,且加入的碳的种类可以为活性炭或焦炭,粉煤灰等。碳种类对有机物等去除率影响不大,因此按经济因素考虑应选焦炭为最佳。
5. 铁屑的量。在电池反应的产物中,Fe2+和Fe3+也将和一些无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而去除这些无机物,以减少其对后续生化工段的毒害性。所以铁的量
6. 搅拌速度。对铁屑进行搅拌有利于氧化某些物质,增加了对铁屑的搅动,减少了结块的可能性,且进行摩擦后,利于去除铁屑表面沉积的钝化膜,且可以增加出水的絮凝效果,但搅拌速度过快也影响水与铁屑的接触时间,使去除率降低。
7. 铁粉品种。一般使用的铁屑有铸铁屑和钢铁屑两种。铸铁屑含碳量高,处理效果好。
3.4.2参数选择:
粒度10~14目 的铁屑,用量为9kg/m3,铸铁屑/活性炭 (质量比)=5:1,处理时间为80min,水质pH值呈弱酸性,并加入H2O2作为催化剂,投加量为6L/ m3 30% 浓度的H2O2,分为两次投加,在第一次投加后20min,进行第二次投加。
| 铁屑微电解反应处理 | |||
| 指标 | 设计进水 | 出水要求 | 去除率 |
| COD | 5000 mg/l | 1000 mg/l | 80% |
| BOD5 | 600 mg/l | 600 mg/l | 0% |
| SS | 500 mg/l | 400 mg/l | 20% |
| 色度 | 152(倍) | 24(倍) | 84% |
尽管BOD5没有降低,但BOD5/COD值从0.12提高到0.6,大大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面的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3.5生化沉淀池应
| 生化沉淀 | ||||
| 指标 | 设计进水(mg/l) | 出水要求(mg/l) | 去除率(%) | |
| BOD5 | 600 | 550 | 8.34 | |
| SS | 400 | 200 | 50 | |
由于水流量少,一般沉淀池设计参数范围不适合本工艺计算,故设计其与调节池相似,已知Qmax =1.25m3/h ,取水力停留时间HRT=4h,有效水深取3.0m,水面超高取0.5m。
有效容积:
总深度:
面积:
取
调节池的尺寸:L×B×H=2×0.84×3.5 m
采用齿形三角堰出水,污泥泵
3.6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计算
|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 | |||
| 指标 | 设计进水 | 出水要求 | 去除率 |
| COD | 1000 mg/l | 200mg/l | 80% |
| BOD5 | 550 mg/l | 30 mg/l | 94.55% |
| SS | 200 mg/l | 100mg/l | 50% |
3.7混凝沉淀池设计计算
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的废水中尚有一些有机污染物和悬浮固体,为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进行混凝沉淀。
| 混凝沉淀处理 | |||
| 指标 | 设计进水 | 出水要求 | 去除率 |
| COD | 200 mg/l | 60mg/l | 70% |
| BOD5 | 30 mg/l | 19.5mg/l | 35% |
| SS | 100 mg/l | 30mg/l | 70% |
| 印花废水处理效果 | |||
| 指标 | 设计进水 | 设计出水 | 总去除率 |
| COD | 5000 | 60mg/l | 98.8% |
| BOD5 | 600 | 19.5mg/l | 96.8% |
| SS | 500 | 30mg/l | 94% |
| 色度 | | | 97% |
本工艺采用“改性木屑吸附+铁屑微电解+生物氧化”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