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近几年,随着各种各样的再生纤维不断的研制和开发,诸如大豆纤维、竹纤维与一些天然纤维的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透湿性,舒适的服用性,制成的针织内衣和高档面料,深受人们的青睐,在众多的天然和再生纤维之中,粘胶及其粘/棉混纺纤维在市场上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纺织品具有手感柔软、吸湿性好、尺寸稳定性好、光泽好、强力高等特点。但粘胶纤维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为皮芯层结构,在染整湿加工过程中强力较低,且不耐强碱,要求工艺时间不宜过长。
同时,目前染整企业面临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样使染整工作者更加重视工艺改进和缩短流程等方面的开发。本文主要对粘胶/棉混纺纱线的中深色染整工艺,进行节能工艺的可行性优化实验,结合粘胶/棉混纺纱线的特点,将前处理和活性染色以同浴的方法进行,即文中所介绍和推广的练染同浴法工艺(Scour Dye Applications),经过一系列的试验,进行可行性探讨,从而符合节能、降耗、减排的要求。
2.试验部分
2.1 材料及仪器
2.1.1规格品种
50/50粘胶/棉纱
2.1.2助剂
精练剂:三合一精练剂BLG(宝时)、精练剂H-900(南通永禹)、精练剂CWC(苏州莱德)、高效精练剂Diadavin HLS 200%、练染同浴助剂Tanalev KDC(拓纳)。螯合剂:Acumer 6100(罗门哈斯)、Dekol SNS(巴斯夫)、Plexene UL、 Levquest L-983(拓纳)、Securon 540(科宁)。染色代用碱A、B,皂洗剂NRC(宝时)、纯碱、元明粉等。
2.1.3染料
我们选择目前许多工厂常用的活性染料,如:永光染料的Everzol ED、万得染料Megafix B型系列、日本化药Kayacion ELE型、日本住友Sumifix HF等活性染料。
2.1.4仪器
常温振荡染样机(台湾高铁)、红外线染样机(台湾瑞比)、标准牢度皂
2.2 工艺流程及节能工艺设计
2.2.1常规工艺流程
胚纱准备——常规前处理——染色——染色后皂洗——柔软处理
2.2.2关于节能工艺
目前在生产粘胶及其粘/棉纱线中深色的前处理中,多数一些工厂会采用常规的氧漂工艺,也有部分工厂采用酶精练或者预精练工艺的。常规工艺流程时间长,能源消耗比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节能工艺来进行生产。
节能工艺实验方案一:一浴两段法,胚纱准备——染色前预处理——染色——染色后皂洗——柔软后整理
节能工艺实验方案二:练染同浴法,胚纱准备——练染同浴——染色后皂洗——柔软后整理
2.2.3练染同浴工艺
先根据胚纱的含杂和生产用水的含重金属硬度来考虑,是否采用练染同浴法,选用染色代用碱和染色后高效皂洗工艺等,从而达到缩短前处理和染色的加工时间、减少能源消耗的节能目的。
2.3测试评定
2.3.1渗透性
将已前处理预精练过得半成品纱线烘干,然后将试样品放置在水中,观察纤维的沉降速度,并记录时间(秒)。
2.3.2白度
将已前处理预精练过得半成品纱线烘干,在织机上织成小片,叠成四层,在ZBD白度仪上测试。
2.3.3染色牢度
皂洗牢度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ISO105-C03-1989标准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采用GB3920-1997《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实验方法》标准。
3.工艺试验结果与讨论
3.1预精练工艺中精练剂的选择
3.1.1精练剂的预精练性能比较
我们设想中的预精练工艺和常规的练漂工艺的流程明显缩短,这对选择精练剂性能
我们选用粘胶/棉纱线(50/50)来进行试验,前处理预精练的试验工艺初步采用:(1)试验浴比1∶10;(2)预精练温度85℃,保温时间20分钟,然后洗净。通过试验后,见表1、表2。
表1 前处理预精练助剂选用对比试验
试验助剂(g/l) | 1 | 2 | 3 | 4 | 5 | 6 | 7 |
Diadavin HLS | - | 1 | - | - | - | - | - |
Tanalev KDC | - | - | 1 | - | - | - | 1 |
前处理助剂BLG | - < | - | - | 2.5 | - | - | - |
H-900 | - | - | - | - | 2 | - | - |
CWC | - | - | - | - | - | 2 | 1 |
表2 前处理预精练助剂对比主要指标的结果
主要指标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渗透性(沉降时间,秒) | - | 6 | 6 | 10 | 12 | 4 | 4 |
白度% | 50.2 | 56.1 | 54.8 | 53.2 | 52.1 | 51.8 | 54.3 |
棉籽壳 | +++ | + | + | ++ | ++ | ++ | + |
起泡性 | - | + | + | ++ | +++ | ++ | ++ |
注:棉籽壳的存在情况的评价:棉籽壳少“+” 棉籽壳中等“++” 棉籽壳较多“+++”
处理液中的起泡性评价: 起泡低“+” 起泡中等“++” 起泡较多“+++”
通过试验中,由表2得出,其中的2#、3#的去杂效果最好,从处理后的渗透性比较,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处理的6#、7#效果良好,但有起泡性较大。从预精练的综合效果依次来看:2#﹥3#﹥7#﹥4#﹥5#﹥6#﹥1#,其中2#、3#、7#的预精练工艺,基本符
3.1.2不同预精练温度的试验比较
根据节能工艺的要求,选择的精练剂除了具有良好的去杂精练乳化功能之外,精练剂在不同温度下的适应性尤为重要,在所选择试验的几个精练剂中(如表2),综合性能指标,Diadavin HLS和 Tanalev KDC比较理想,因此以这两个精练剂分别选择20℃、40℃、60℃的精练温度进行试验,见表3。
表3 预精练不同温度处理对精练效果的影响试验
精练性能 | Diadavin HLS | Tanalev KDC | ||||
20℃ | 40℃ | 60℃ | 20℃ | 40℃ | 60℃ | |
渗透性 | 8 | 8 | 6 | 8 | 6 | 6 |
白度% | 51.3 | 53.4 | 55.3 | 50.8 | 53.0 | 54.6 |
棉籽壳 | ++ | ++ | + | ++ | ++ | + |
起泡性 | + | + | + | + | + | + |
从表3可见,精练剂Diadavin HLS和 Tanalev KDC的预精练工艺温度在40-60℃时,其综合效果比较良好。这样在后续的预精练工艺的优化实验中,以预精练温度为60℃进行实验。
3.2预精练工艺中螯合分散剂的选择
前处理预精练以及染色用水质的好坏会影响一些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会使预处理中杂质沉积或反沾污,在染色过程中使深度下降,色光发生变化,颜色发暗等现象。为了选择筛选适合的工艺,我们对螯合分散剂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试验。
3.2.1螯合分散剂对Fe3+和Ca2+的螯合能力试验
表4 选择的几种分散螯合剂的性能一览
试验助剂 | 生产商 | 化学组成 | 离子性 | 主要功效 |
Acumer 6100 | 罗门哈斯 | 聚丙烯酸及其盐类混合物 | 阴离子 | 具有吸附和分散能力,分散纤维素纤维上的无机杂质,对重金属螯合作用 |
Dekol SNS | 巴斯夫 | 聚丙烯酸盐共聚物 | 阴离子 | 分散螯合剂,软水剂 |
Plexene UL | 拓纳 | 丙烯类共聚物与多种有机酸复合物 | 阴离子 | 有效的螯合棉纤维或水中的钙、镁离 子以及无机杂质 |
Levquest 98-3 | 拓纳 | 丙烯类共聚物与磷酸盐类混合物 | 阴离子 | 对原棉纤维上不可溶解物质有很好的分散能力 |
Securon 540 | 科宁 | 多种有机酸复合物 | 阴离子 | 对重金属离子有突出的络合能力,分 解清除设备内存在的钙离子沉淀物 |
选择目前市场上部分螯合分散剂进行试验,见表4。主要进行螯合分散剂在不同温度下对Fe3+和Ca2+的螯合能力试验(实验方法:Modified Hampshire Test),见表5。
表5 部分螯合分散剂对Fe3+ Ca2+螯合能力对比
试验助剂 | 对Fe3+的螯合能力 (mgFe3+ /g) | 对Ca2+ 的螯合能力 (mg CaCO3 /g) | ||||
室温 | 60℃ | 90℃ | 室温 | 60℃ | 90℃ | |
Acumer 6100 | 668.5 | 536 | 493 | 371 | 336 | 320 |
Dekol SNS | 518 | 413 | 378 | 150 | 137 | 70 |
Plexene UL | 470 | 402 | 362 | 406 | 381 | 368 |
Levquest 98-3 | 679 | 574 | 539 | 167 | 195 | 170 |
Securon 540 | 575 | 462 | 420 | 178 | 166 | 166 |
从试验中见表5,可以看出选用的螯合分散剂对铁离子、钙离子的螯合能力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其中螯合铁离子的能力程度以Levquest L-983 >Acumer 6100 >Securon 540>Dekol SNS、Plexene UL依次排列;螯合钙离子的能力程度以Plexene UL >Acumer 6100 >Securon 540> Levquest L-983 > Dekol SNS依次排列。
3.2.2螯合分散剂对活性染料匀染性和鲜艳度的试验
我们选用台湾永光的1.0%活性红3BS和1.0%活性黄3RS,对经过前处理的100%粘胶纱线进行染色,并且采用蒸馏水和硬水(硬度300ppm 铁离子3ppm)进行对比试验。
染色试验工艺见图1,其中加入元明粉40g/l、碳酸钠20g/l,在染浴中分别加入1.0g/l、1.5g/l、2.0g/l螯合分散剂,并与不加螯合分散剂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采用Datacolor测色配色仪得出K/S值,来评价其匀染性及鲜艳度,见表6。
表6 螯合分散剂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比较
性 能 比 较 | 螯合剂 用量 | Acumer 6100 | Dekol SNS | Plexene UL | Levquest 98-3 | Securon 540 | |
K/S 值 | 蒸馏水 | 未加 | 12.56 | 12.56 | 12.56 | 12.56 | 12.56 |
硬度水 | 未加 | 10.82 | 10.82 | 10.82 | 10.82 | 10.82 | |
1.0g/l | 11.56 | 11.07 | 11.92 | 11.22 | 11.27 | ||
1.5g/l | 11.94 | 11.34 | 12.27 | 11.64 | 11.74 | ||
2.0g/l | 12.32 | 11.73 | 12.46 | 11.88 | 12.03 | ||
匀染性 | ++ | + | +++ | ++ | ++ | ||
移染性 | ++ | ++ | +++ | ++ | + | ||
得色效果 | 较深 | 色浅 | 深 | 色浅 | 色浅 |
注:染色性能情况的评价:好“+++” 较好“++” 一般“+”
由表6得出,用硬水进行染色的情况下,加入不同的螯合分散剂,其中Plexene UL最好,其次为Acumer 6100,它们对提高染色的深度和鲜艳度效果比较明显,接近或达到用蒸馏水进行染色的水平;Securon 540、Dekol SNS、Levquest L-983也有作用,但对染色色光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均有色浅的效果。
3.3预精练工艺的优化对比
由上述3.1和3.2的各项试验中,可以看出,节能工艺的预精练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染色质量,通常生产用水的硬度以及被加工纤维上含杂的程度,也涉及到
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优选出的精练剂Diadavin HLS、Tanalev KDC和螯合分散剂 Plexene UL、Acumer 6100来进行预精练工艺优化试验对比,见表7。
表7 粘胶/棉(50/50)混纺纤维预精练工艺优化试验对比
用量 | 1﹟ | 2﹟ | 3﹟ | 4﹟ | 5﹟ | 6﹟ | |
Diadavin HLS | g/l | 1 | 1 | 1 | — | — | — |
Tanalev KDC | g/l | — | — | — | 1 | 1 | 1 |
Plexene UL | g/l | — | 1 | — | — | 1 | — |
Acumer 6100 | g/l | — | — | 1 | — | — | 1 |
试样用水硬度 | 4°GH | ||||||
试样用纱硬度 | 3°GH | ||||||
加工残液硬度 | °GH | 7 | 4 | 3 | 6 | 3 | 3 |
处理后纱硬度 | °GH | 2 | 1 | 1.5 | 2 | 1 | 1.5 |
白度 < | % | 55.6 | 56.9 | 56.0 | 55.8 | 56.7 | 56.0 |
半制品质量综合评价 |
| ++ | ++++ | +++ | ++ | ++++ | +++ |
注:°GH为德国硬度,相当于18PPM
试样用纱硬度按照取纱后,在纯水中50℃预煮10分钟测试。
半制品质量综合评价:好“++++” 中等“+++”一般“++”
从表7得出,在2#、3#、5#、6#试验中,分别加入适当的螯合分散剂,经过处理后,对于降低试样用水和胚纱的重金属离子和碱土离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2#和5#最好。因此以HLS+UL和KDC+UL组合进行的预精练工艺比较适合练染同浴法工艺(Scour Dye Applications)。
3.3染色工艺的选择试验
3.3.1染料的选用
目前在大多数的染整厂以使用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为活性基团的双活性基染料比较广泛,它对工艺的敏感性小,在染色环境中的稳定和适应性比较好,固色率高(一般可达82%以上)各项染色牢度好。针对粘胶纤维的本身特性,它在湿状态中,能够充分膨胀,纤维的横截面可以增加50%左右,对染料的吸附力高于纤维素纤维。为了配合粘胶及其棉混纺纱线深色染色工艺,选择市场上的一些活性染料
表8 几种活性染料对粘胶/棉纤维(50/50)的各项染色牢度
染料名称 | 染料 厂家 | 用 量% | 染色 温度 ℃ | 摩擦牢度/级 | 皂洗牢度/级 | ||
干磨 | 湿磨 | 原变 | 白沾 | ||||
Kayacion Red ELE | 日本化药 | 3 | 85 | 4-5 | 3-4 | 4-5 | 4 |
Kayacion Yellow ELE | 日本化药 | 3 | 85 | 4-5 | 3-4 | 4-5 | 4 |
Kayacion Blue ELE | 日本化药 | 3 | 85 | 4-5 | 3-4 | 4-5 | 4 |
Kayacion Brown ELE | 日本化药 | 3 | 85 | 4-5 | 3-4 | 4-5 | 4 |
Kayacion Dark Blue ELE | 日本化药 | 3 | 85 | 4-5 | 3-4 | 4-5 | 4 |
Sumifix Yellow HF-3R | 日本住友 | 3 | 70 | 4 | 3 | 4-5 | 4 |
Sumifix Yellow HF-2B | 日本住友 | 3 | 70 | 4 | 3 | 4-5 | 4 |
Sumifix Yellow HF-BG | 日本住友 | 3 | 70 | 4 | 3 | 4-5 | 4 |
Sumifix Navy Blue HF-2G | 日本住友 | 3 | 70 | 4 | 3 | 4-5 | 4 |
Megafix Yellow B-4RFN | 万得 | 3 | 60 | 4 | 3 | 4 | 3-4 |
Megafix Red B-4BD | 万得 | 3 | 60 | 4 | 3 | 4 | 3-4 |
Megafix Red B-2BF | 万得 | 3 | 60 | 4 | 3 | 3-4 | 3 |
Megafix Blue B-2GLN | 万得 | 3 | 60 | 4 | 3 | 4 | 3-4 |
Megafix Yellow B-EXF | 万得 | 3 | 60 | 4-5 | 3-4 | 4-5 | 4 |
Megafix Red B-EXF | 万得 | 3 | 60 | 4 | 3-4 | 4-5 | 4 |
Megafix Blue B-EXF | 万得 | 3 | 60 | 4 | 3-4 | 4-5 | 4 |
Megafix Black B-EXF | 万得 | 6 | 65 | 4 | 3-4 | 4-5 | 4 |
活性黄3RS | 永光 | 3 | 60 | 4 | 3 | 4 | 3-4 |
活性红3BS | 永光 | 3 | 60 | 4 | 3 | 4 | 3-4 |
活性黑B | 永光 | 8 | 60 | 4 | 3 | 4 | 3-4 |
注:染色工艺按照图1或图2
染色后皂洗工艺:皂洗剂2g/l,浴比1:20,温度85-95℃,时间20分钟
从上述选择的活性染料进行
3.3.2元明粉用量对深色染色的适应性试验
选择ELE型和B型中的几只染料进行试验,考虑到棉和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在染色时同色性问题,其中以选择元明粉作染粘胶纤维的促染剂,染料浓度按4%和6%两个档次,以不同的元明粉用量来比较其对得色量(K/S值)的影响,并且观察两种纤维的的染色同色性。试验工艺以选择升温法、添加适量匀染剂等来进行,见表9。
由表9中可以发现,粘胶/棉混纺纤维在活性染料染中深色的过程中,元明粉用量会影响两种纤维的上染率,同时棉纤维部分的上染率要高于粘胶纤维部分,其中ELE型(85℃染料)和B型(60℃染料)两种活性染料,对元明粉用量大小的依存性比较小,上染率稳定,当染料用量4%左右时,元明粉用量在50g/l左右;当染料用量6%左右时,元明粉用量在60g/l左右。这样有助于改善两种纤维的同色性和上染深度。
表9 不同的元明粉用量对粘胶/棉(50/50)混纺纤维染色K/S值的影响
染料用量4% | 染料用量6% | |||||
元明粉(g/l) | 40 | 50 | 60 | 50 | 60 | 70 |
Red ELE | 25.12 | 26.32 | 27.27 | 31.36 | 32.46 | 31.76 |
Yellow ELE | 18.75 | 20.84 | 19.32 | 27.86 | 29.08 | 27.62 |
Blue ELE | 13.55 | 14.45 | 13.40 | 16.23 | 17.62 | 17.40 |
Brown ELE | 27.32 | 28.72 | 28.20 | 32.36 | 33.26 | 32.15 |
Dark Blue ELE | 17.32 | 18.42 | 17.50 | 19.26 | 20.26 | 19.45 |
17.35 | 19.24 | 18.32 | 26.56 | 27.98 | 26.32 | |
Red B-EXF | 23.42 | 25.32 | 27.17 | 30.16 | 31.76 | 31.06 |
Blue B-EXF | 12.85 | 13.55 | 13.40 | 14.60 | 15.28 | 15.10 |
Black B-EXF | 16.02 | 17.12 | 17.40 | 19.06 | 20.24 | 20.56 |
3.3.3代用碱和纯碱工艺对深色染色的适用性试验
按照在活性染色工艺中,特别在染深色时,加碱必须分批次从慢到快缓慢加入,使生产操作带来不便和工艺时间比较长。根据有关报道,在活性染色过程中选择染色代用碱,可以符合节能工艺和缩
表10 代用碱和纯碱工艺对粘胶/棉(50/50)混纺纤维染色的性能对比(颜色:深咖啡)
用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Yellow ELE | o.w.f | 2.32% 0.6% 1.34% | |||||||
Red ELE | o.w.f | ||||||||
Bule ELE | o.w.f | ||||||||
元明粉 | g/l | 50 | 50 | 50 | 50 | 60 | 60 | 60 | 60 |
代用碱A | cc/l | — | — | 3.0 | — | 3.0 | — | 3.5 | — |
代用碱B | cc/l | — | — | — | 3.0 | — | 3.0 | — | 3.5 |
纯碱 | g/l | 20 | 25 | — | — | — | — | — | — |
检测PH | 升温前 | 10.8 | < 1.2 | 11.0 | 10.7 | 11.0 | 10.7 | 11.4 | 11.1 |
检测PH | 保温后 | 10.4 | 10.6 | 10.5 | 10.3 | 10.5 | 10.3 | 10.8 | 10.5 |
得色量 | K/S值 | 12.56 | 12.60 | 12.50 | 12.38 | 12.55 | 12.43 | 12.58 | 12.54 |
染色同色性 | +++ | ++++ | ++ | ++ | +++ | ++ | ++++ | +++ | |
摩擦牢度/级 | 干摩 | 4-5 | 4-5 | 4-5 | 4 | 4-5 | 4-5 | 4-5 | 4-5 |
湿摩 | 3-4 | 3-4 | 3-4 | 3-4 | 3-4 | 3-4 | 3-4 | 3-4 | |
皂洗牢度/级 | 原变 | 4-5 | 4-5 | 4 | 4 | 4-5 | 4-5 | 4-5 | 4-5 |
白沾 | 3-4 | 4 | 3-4 | 3-4 | 3-4 | 3-4 | 4 | 3-4 |
注: 染色质量综合评价:好“++++” 中等“+++”一般“++”
由表10中,首先使用代用碱工艺染液的PH的变化情况,基本和传统的碳酸钠差不多,随着固色时间的增加,两种不同的碱剂的PH值都有所下降,染色时的PH值大小对棉和粘胶纤维混纺纱线的染色同色性有一定的影响,从结果得出:2#、7#、8#的得色量最好,而且两种纤维的同色性比较一致。
其次观察两种不同碱剂工艺的上染变化情况,实验得出,代用碱A、B的用量为碳酸钠1/6和1/7左右时,染色的上染率和碳酸钠固色工艺结果稍微有变化,特别在代用碱的用量为碳酸钠用量比例在1/6时基本接近,但是从3#至6#结果中发现,使用相同用量的代用碱剂时,适当增加元明粉的用量可以使上染率得到改善。综合各项染色性能来看:7#、8#的代用碱固色工艺的效果良好。
4.大样试验和经济效益
经过上述的工艺试验结果,为了进一步确定节能工艺的可行性,优化和完善工艺条件和配套染化料的选择,在现场进行生产实践的试验对比,从而来评价综合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
4.1节能工艺的工序流程
4.2染后皂洗的简化工艺和经济效益
大样生产中,选择皂洗剂NRC(宝时)进行染色后皂洗工艺,有效中和去除染色物上的碱度,加快水解染料从染色物泳移到浴中。其双重功效除可省去用酸中和工序外,更可减少水洗过程,因而达到“节省清洗用水量”、“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排污量”从而可“降低成本”及 “提高效率”。NRC与常规皂洗剂的各项功能对比结果见表11。
表11 中和型皂洗剂NRC与常规皂洗剂的功效和经济效益对比
| 中和型皂洗剂NRC | 常规皂洗剂 |
起泡性 | 无泡 | 有泡或着少泡 |
水洗牢度 | 3-4级 | 2-3级 |
工序道数 | 6 | 7 |
节省工序 | 一道酸中和 | — |
省去能源 (按1吨纱) | — | 水:1.0吨 |
— | 电:20度 | |
中和用90%醋酸成本(元/吨纱) | — | 30 |
皂洗剂成本(元/吨纱) | 150 | 120 |
综合节省成本(元/吨纱) | 22 | — |
通过生产实践,采用新型的皂洗剂NRC,即可以省去一道酸中和工序,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吨纱加
4.3优化大样工艺和经济效益的比较
大样优化工艺对比具体采用以下三个方法:1﹟工艺(预精练+活性染色纯碱法+NRC皂洗法);2﹟工艺(预精练+活性染色代用碱法+NRC皂洗法);3﹟工艺(练染同浴活性染色代用碱法+NRC皂洗法),优化结果见表12。
表12 粘胶/棉(50/50)混纺纤维染整节能工艺试验综合对比(颜色:深咖啡色)
用量 | 1﹟ | 2﹟ | 3﹟ | ||
预处理 | Diadavin HLS | g/l | 1 | 1 | — |
Tanalev KDC | g/l | — | — | — | |
Plexene UL | g/l | 1 | 1 | — | |
精练温度/ ℃ | 65 | 65 | — | ||
精练时间/ min | 20 | 20 | — | ||
活性 染 色 | 活性黄3RS | o.w.f | 8% 1.5% 1.4% | ||
活性红3BS | o.w.f | ||||
活性黑B | o.w.f | ||||
Tanalev KDC | g/l | — | — | 1.5 | |
棉用匀染剂 | g/l | 1.5 | 1.5 | — | |
元明粉 | g/l | 60 | 80 | 80 | |
代用碱A | cc/l | — | 3.5 | 3.5 | |
纯碱 | g/l | 25 | — | — | |
K/S值 | 13.32 | 13.30 | 13.28 | ||
染色匀染性 | ++++ | ++++ | +++ | ||
染色布面质量综合评价 | +++ | +++ | +++ | ||
染色牢度 | 摩擦牢度/级 | 干摩 | 4-5 | 4 | 4 |
湿摩 | 3-4 | 3-4 | 3-4 | ||
皂洗牢度/级 < | 原变 | 4 | 4 | 4 | |
白沾 | 3-4 | 3-4 | 3-4 |
注: 染色质量综合评价:好“++++” 中等“+++”一般“++”
染色匀染性:好“++++” 中等“+++”一般“++”
现场试样染色设备:常温喷射染纱机,试样浴比1:12
从大样结果可以看出,1﹟2﹟3﹟工艺,基本上符合了各项染色性能以及有关的染色牢度。它们之间的共同处在于,缩短和简化了前处理工艺,优化了染色工序,综合上减短了整个加工时间,其中3﹟的练染同浴工艺更为显著。其经济效益对比结果见表13。
表13 粘/棉混纺纱用染整节能工艺的综合经济效益对比
碱精练+活性染色纯碱法 | 预精练+活性染色纯碱法 | 预精练+活性染色代用碱法 | 练染同浴活性染色代用碱法 | |
节省工序 | — | 碱精练两道热洗 | 碱精练两道热洗 | 预精练工序 |
— | 一道酸中和 | 一道酸中和 | 纯碱分段加入时间 | |
— | — | 纯碱分段加入时间 | — | |
实际需要时间/分 | 380 | 290 | 250 | 210 |
节省用水(吨水/1吨纱) | — | 3.5 | 3.5 | 5 |
节省用电(度电/1吨纱) | — | 80 | 100 | 120 |
节省用汽(吨汽/1吨纱) | — | 2.1 | 2.3 | 2.5 |
综合节省成本(元/吨纱) | — | 355 | 412 | 457 |
注:(1)经济效益的核算中,生产用水按每
5.结论
(1)通过试验,选择对精练剂、螯合分散剂、活性染色代用碱等节能工艺的配套助剂,进行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其中针对粘胶/棉混纺纱线的特点,优化后得出预精练+活性染色代用碱法工艺和练染同浴活性染色代用碱法工艺。
(2)由于在设计和改进节能工艺或者短流程染整工艺过程中,认为选择适当的螯合分散剂尤为重要,无论采用预精练或练染同浴工艺,防止湿处理过程中的重金属以及纤维上的碱土离子的存在,防止再次沾污等现象,以致于影响染色质量,使用螯合分散剂 Plexene UL和Acumer 6100比较理想。
(3)练染同浴法工艺(Scour Dye Applications)从缩短加工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等方面考虑,各项效果非常明显,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4)在优化粘胶/棉染整节能工艺的同时,考虑到活性染料对两种纤维的同色性影响,ELE型、HF型和B型等染料均以共价键的形式与纤维结合,两种纤维的染色重现性良好,各项牢度指标都能达到3级以上。
(5)生产实践表明,经过合理组合和优化工艺,所获得粘胶/棉混纺纱线的中深色染整节能工艺,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综合节省加工成本比较显著,基本符合实际生产应用。目前还将进一步在棉/莫代尔、棉/大豆等混纺纤维方面改进和完善节能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