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浓度达到1500mg/L的工业污水,在和一种名为“纳豆菌”的生物处理剂进行生物反应后,处理后纳管的工业污水COD浓度能控制在400mg/L以下。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这套“生物疗法”,让企业每天产出的大量工业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具有如此神奇除污功能的纳豆菌,究竟是怎样一种高科技产品?“说简单点,它其实相当于一种生物豆制品,甚至可以食用。”指着一袋形如面粉的白色粉末物体,盛泰公司原动部负责人刘雪峰向记者介绍,这种纳豆菌是2008年开始从广东一家生物企业引进的,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行试验,没想到试验效果十分明显,经过菌种处理后的污水COD浓度明显降低。
盛泰公司年产高档面料1800万米,每天产生的工业污水接近4000吨,二期项目上马后,日产生污水将接近8000吨。刘雪峰告诉记者,公司在2008年投产之初,曾尝试用过几种介质用作污水除污,相比之下这种“生物疗法”的效果更好,而且操控起来也十分简便。纳豆菌粉在加入90摄氏度以上的开水拌和成糊状后,4个小时后菌种就可以被激活,一个星期就能培育除污所需的纳豆菌,然后只需直接按量投放到污水处理池中就可以了。
在盛泰公司的污水处理中心,公司印染车间产出的工业污水,在经过调节池、中和池、厌氧池、曝气池、副气池等多道环节处理后,最后在沉淀池内基本看不到污泥。公司负责人说,这是因为纳豆菌已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干净,这也避免了污泥可能产生的二度污染。相比传统的除污用化学添加物,虽然纳豆菌每公斤价格不菲,但从最初购置约500公斤纳豆菌所用的20余万元初始成本后,盛泰公司污水处理中心运行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大的投入,以较低的维护成本,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和污泥的零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