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5年1月以来,印度所有纺织业已开始接受外国直接投资,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与本国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纺织业的大发展。印度纺织业一年的出口创汇额约为110亿美金,占全国外汇总额的35%。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会提高5倍,即达到每年500亿美元的创汇收入,这也是印度2008年信息技术部门的目标。
加工中的DSB一体化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印度把提高纺织业生产力的重心放在了节能减排上,即消耗尽可能少的能源、材料和水,用最短的时间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从而降低加工成本。其中,纺织加工业节能降耗最合理的办法就是缩短工序,把脱浆、精练和漂白整合为一体,称为D-S-B程序。印度实业家认为,努力提高加工效率且合并这些加工过程,既可降低时间、能源和水的消耗,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力,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尽管印度纺织业的加工过程将脱浆、精练和漂白合为一体,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还是要分步操作,形成如下步骤:合并式预处理,即在合并过程中,首先采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脱浆和漂白,然后进入氢氧化钠清洗程序。实际上,在过去已出现使用上述化学品的组合工艺,且已有新的加工组合出现。
一种被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合物被认为是DBS过程中最关键的化合物,它能和淀粉及聚乙烯醇发生反应并担当精练和漂白的推动器。在不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加工过程中会生成高强度的过氧化氢,如今这种方法正逐渐被替代。过氧化氢催化剂通常包含三磷酸钠、四焦磷酸钠、六价磷酸钠、镁、硫酸盐和钠盐的乙二胺四乙酸。这些催化剂的作用在一步加工进程中含有的硅酸钠混合物中体现出来。
硅酸盐用作稳定剂以避免催化重金属,同时也作为一种缓冲剂加以利用。着色剂在棉纤维中分解成可溶性的产品和酸性杂质。缓冲系统与非未缓冲系统相比,白色指数有所提高,因为pH值在整个漂白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非缓冲系统的
流程的有效性,即过氧化氢-碱的过程。在过氧化氢为基础漂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氢氧化钠或过氧化氢,织物的重量会减轻,但这又表明效率相当低。另一方面,清洗和脱浆两个程序以及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的浓度的增加也会导致织物变轻。在95℃时,织物重量会减轻。白度指数与氢氧化钠的浓度是成正比的。这主要是由于pH值越高, 可用作漂白剂的羟基离子就越浓。
连续过程中的生态化分步骤
过氧化氢溶剂辅助:在过氧化氢溶剂辅助作用下,织物的重量会大幅减轻,浸泡时间的缩短导致织物密度降低,只有漂白时的 4%。密度较高时, 这些参数还变化较小。在固定温度下,使用定量精练剂,织物的重量也会骤减,拉伸强度大幅降低,过氧化氢的浓度会增至2%。以下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1)重量减轻和拉伸强度之间;2)浸泡时间、重量和重量减轻;3)拉伸强度和浸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