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装置及主要参数如下:(1)进水池 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箱,容积50L。(2)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有机玻璃制,内径100mm,高1.0m,有效容积6.28L,采用组合纤维填料。(3)混凝气浮池 有机玻璃制,内径100mm,高1.0m。考虑混凝剂经济性、可行性及应用经验,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氯化铁进行试验。(4)生物活性炭池 有机玻璃制,内径50mm,高1.0m,有效容积1.42L。活性炭采用柱状净水炭,主要性能指标:碘吸附值≥1000mg/g,耐磨强度90%。(5)进水采用电子蠕动泵,可实现无级调速。(6)充氧由气泵通过底部的多孔砂芯曝气器进入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活性炭池。1.3 试验方法(1)连续生化试验每天取丝绸印染废水至进水池,用蠕动泵提升至缺氧池进行连续生化处理,调整工艺运行参数并取样分析。经缺氧-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单元处理的废水流入生物活性炭池,定期取样分析。(2)混凝试验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行混
1.4 测试方法水质检测均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及国家环保局组织编写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2·结果与分析2.1 连续生化试验连续生化试验历时3个月,其中填料挂膜驯化期约30d,驯化稳定期可观察到粘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结构密实、污泥絮体成球状。对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填料进行显微镜观察,若发现有大量菌胶团存在,说明生物膜基本驯化成功,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可进行连续试验。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缺氧水解对丝绸印染废水COD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后,进水COD为900~2500mg/L,废水经缺氧处理后,COD明显降低,再经生物接触氧化进一步处理,出水COD基本控制在300mg/L以下,平均去除率为82%,表明缺氧-接触氧化系统对废水COD 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丝绸印染废水COD波动大的特点。测定缺氧池进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发现,原水VFA为 0.6~0.7mmol/L,缺氧池出水VFA为1.1~1.4mmol/L,表明经缺氧处理后,部分高分子有机物已转化为分子量较小的有机酸组分,改善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2.2 混凝试验在相同条件下,聚合氯化铝对废水COD去除率为20%~30%,且受进水浓度的影响较小,混凝效果较为稳定。而氯化铁对COD的去除率为 10%~25%,但波动较大,因而确定采用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经混凝处理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COD仍大于100mg/L,不能满足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2.3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试验生物活性炭法处
由表3和表4可知,生物活性炭对染料COD的去除率达50%以上,对固色剂COD的去除率在30%以上。研究结果也表明,难降解物质经活性炭吸附调节及催化作用后,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微生物降解过程[2]。因此,难降解物质结构及停留时间是影响生物活性炭去除率的重要因素。表4表明,对于丝绸印染废水中的主要难降解物质,在相应的停留时间条件下,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对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可较好地解决丝绸印染废水的脱色问题。2.3.2 混凝气浮出水的深度处理丝绸印染废水经连续生化处理后,进入混凝气浮单元,采用组合工艺,最终出水作为回流溶气水,回流比为20%~30%。由于溶气水的稀释作用及气泡对混凝絮体的粘附截留作用,混凝气浮单元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30%~40%。混凝气浮出水COD为170mg/L左右,再经生物活性炭处理, 出水COD基本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处理效果见图3。
由图3可知,生物活性炭的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COD去除率会出现波动。这可能是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较
由于废水水温较高,需先经冷却塔冷却后,再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废水由泵输送至生物缺氧池,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处理后的出水经混凝反应池后先进入气浮处理系统,再进入生物活性炭滤池和纤维球过滤器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出水达标排放。收集气浮池中的污泥,进入污泥反应池,由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为75%左右。3.2 处理系统进出水水质为保证微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工程设计中在缺氧池前设置了调节池,原水、调节池内废水及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见表5。
由表5知,该工程调试稳定后,运行情况良好,出水CODCr≤100mg/L,色度≤10倍,BOD5≤10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4·结论(1)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对丝绸印染废水COD有较好去除效果,进水COD为900~2500mg/L时,出水COD低于300mg/L,平均去除率为82%。系统对进水COD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丝绸印染废水COD波动大的特点。(2)生物活性炭对进一步去除丝绸印染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有较好效果,对染液色度有较高的去除率,是深度处理丝绸印染废水的有效途径之一。(3)采用缺氧-接触氧化-混凝气浮-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丝绸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实际工程运行良好,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