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褐煤吸附絮凝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郭喜亮,许端平,李叶青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1日
引言全国纺织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4)×106m3,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日35%,并以1%的速度逐年增长[1]。印染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污染物组分差异大等特点,属难处理工业废水[2]。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或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3]。这些处理方法为达到国家标准,要么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要么运行周期长、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和研究的课题[4-5]。中国褐煤资源丰富,储量大约为1300多亿t,约占中国煤炭资源总储量的1/3[6],褐煤含有丰富的腐殖酸,腐殖酸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羟基、醇羟基、烯醇基、磺酸基、氨基、醌基、羰基、甲氧基等多种基团。在碱性条件下,腐殖酸溶解于水溶液,而在酸性条件下,腐殖酸则絮凝沉淀。将褐煤加入处于碱性条件下的印染废水溶液中,其中的腐殖酸溶解,褐煤颗粒产生大量孔隙而增加表面积,对废水中的染料组分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当向溶液中加入酸时,腐殖酸沉淀而对染料组分产生絮凝作用。吸附絮凝共同作用,使废水溶液中染料组分去除。1.实验部分1.1实验试剂实验药品:褐煤(内蒙霍林河煤矿),H2SO4、HCl、K2Cr2O7、NaOH、Ca(OH)2、(NH4)2Fe(SO4)2、AgSO4、HgSO4,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印染废水采用某印染厂,经测废水CODCr=20792.52mg/L,pH=8.6。1.2实验方法褐煤经风干后,破碎,过筛,然后按照粒径不同进行收集。取粉碎后的煤与废水混合搅拌,转速为200r/min左右,搅拌一段时间后,加盐酸调节pH≤3,静置沉淀,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测定CODCr。通过几组对比实验,选出最佳处理条件,研究褐煤在不同粒径、投加量、搅拌时间、pH值及是否需经过酸化预处理等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的
处理效果的影响。2结果与讨论2.1褐煤粒径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取5份50ml印染废水,分别投加10克不同粒径的褐煤,粒径分别为250μm、180μm、150μm、120μm、109μm,室温条件下搅拌4-5h,分别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一段时间,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测COD。测得结果与褐煤粒径的关系如图1。由图可以看出:随着煤粒径由大到小的变化,COD的值呈现由高到低的趋势,线性规律较明显,250μm到150μm,COD去除效果特别明显,150μm以下,差值不大。煤粒径越小,则颗粒比表面积越大,而且在弱碱性环境下,因褐煤中腐植酸被提取出,褐煤的孔隙率进一步增大,其表面能也随之进一步增大,其吸附能力也随之增强;另一方面,褐煤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腐植酸具有较好的絮凝功能,这两方面作用可以有效地吸附、絮凝印染废水中的染料组分,降低COD,使图中线性规律呈由高到低的趋势。但是,当粒径小于150μm时,由于一定质量的褐煤所含腐植酸的量是一定的,它不随粒径的大小而改变,而且,粒径越小,褐煤自身所含消耗COD的成份就越容易析出,这就决定了COD的去除量差别不太大这一特性。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