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电化学法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电化学法去除污染物的基本机理1.1 电化学还原 电化学还原即通过电解法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去除污染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还原,即污染物直接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基本反应式为:MZ+ + Ze → M。另一类是间接还原,指利用电化学过程中生成的一些氧化还原媒质,如Ti3+,V2+和Cr2+,将污染物还原去除,如二氧化硫的间接电化学还原,可转化成单质硫,SO2 + 4Cr2+ + 4H+→S + 4Cr3+ + 2H2O1.2 电化学氧化 一种是直接氧化,即污染物直接在阳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在含氰化物、含酚、含醇、含氮有机染料的废水处理中,直接电化学氧化都发挥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另一种是间接氧化,即通过阳极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中间产物或发生阳极反应之外的中间反应,氧化被处理污染物,最终达到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1.3 电凝聚作用 在电解过程当中,采用铝质或铁质的可溶性阳极,通以直流电后,阳极材料会在电解过程当中发生溶解,形成金属阳离子Fe3+、Al3+等,与溶液中的 OH-形成Fe(OH)3、Al(OH)3等具有絮凝作用的胶体物质。这些物质可促使水中的胶态杂质絮凝沉淀,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1.4 电浮选 在对废水进行电化学处理过程中,通过电极反应,主要是在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氢气和氧气,产生直径很小(约8~15μm)、分散度很高的气泡,作为载体吸附系统中的胶体微粒及悬浮固体上浮,在水面形成泡漠层,用机械方法加以去除,从而达到分离污染物的目的。可通过调节电流、电极材料、pH值和温度改变产气量及气泡大小,满足不同需要。1.5 光电化学氧化 半导体材料通过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中的能量,并通过产生“电子-空穴”对,储存多余的能量,能使半导体粒子克服热力学屏障,作为催化剂使用,进行光催化反应。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TiO2和S
nO2等。实验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法对四氯化碳、4-氯酚、苯二酚、p-氨基酸、苯等有机物及多种无机物如CN-、S2-、I-、Br-、Fe2+、Cl-等离子都能发生作用,有良好的去除效果。2 电催化降解有机物机理 电催化氧化方法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就是使有机污染物在电极表面发生直接或间接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水和CO2而从体系中除去。一般认为电催化氧化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有下列两种方式:①有机物在阳极上直接被氧化降解;②电解过程中同时生成的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氧化降解。利用电解过程产生的Cl2、NaClO和O3等氧化剂的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或产生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如Fe3+等,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利用阴极将水溶液中的溶解氧还原成H2O2,对有机物产生氧化作用或者在Fe2+催化作用下与H2O2生成Fenton试剂产生的氧化作用;利用具有催化性能的修饰电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极强的OH·(电极电位+2.8V),使有机物氧化分解。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