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杀藻效果研究

来源:张 翌 张 磊 王三应 李 莎 李 燕 杨继红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目前,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工农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水华频繁暴发[1]。水华暴发时,大量生长的水华藻类会影响和改变水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多样性,破坏水体的景观和水的利用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水华藻类会产生毒素,可以杀死浮游动物、鱼类和野生动物,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2,3]。鉴于藻类水华对环境及人类存在的危害性,对其进行控制和消除势在必行。藻类水华尤其是大型湖泊中的蓝藻水华的治理是世界性的难题,除了降低水体中N、P营养盐水平外,世界许多国家对藻类水华的治理尝试了许多方法,物理除藻如超声波法[4]、过滤法及脱水法等,成本高且不易根治水华;化学除藻更会给水体带来二次化学污染[5]。生物除藻[6]则取得成效较慢。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是江苏AB集团采用原中国纺织大学陈美华等开发的一种功能性的纤维织物,其上偶连了功能基团,具有杀细菌及真菌的功能,多用于制作抗菌防臭衣物。绝大多数的水华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和硅藻等。引起水华的藻类中蓝藻本身和细菌一样是原核生物,真核藻类和真菌也有相似之处,基于此,我们推测抗菌防臭纤维织物对水华和赤潮藻类可能具有杀灭能力,本研究对抗菌防臭纤维织物进行水华藻类杀灭效果进行了测试。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实验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DS和7820种、鱼腥藻(Anabaena7120)、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calothrichoidesGom)、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Kütz)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保藏中心。蓝藻和其他真核藻均用BG11培养基培养,在温度28℃、光照强度3000lx条件下培养,实验前将实验用藻培养至对
数生长期时用于实验。1.1.2 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是江苏AB集团采用原中国纺织大学陈美华等开发的一种功能性的纤维织物,该纤维织物以腈纶纤维为第一单体,在腈纶纤维上复合亚铜离子,并以衣康酸或丙烯磺酸纳为第三单体,在其上复合碱性绿基团。由于铜离子和碱性绿基团均具有很强的抗菌、杀菌功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等原核及真核细菌均有较强杀灭能力。其化学结构:实验采用从江苏AB集团的AB抗菌保健内衣上裁剪下来的抗菌防臭纤维织物,根据藻悬液体积裁剪成不同大小用于杀藻实验。1·2 杀藻效率测试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