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洁纺织品的起源 在1951年英国拍摄的经典电影《穿白衣的男人》中,亚历克.吉尼斯先生扮演了一位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永不会脏污的衣服,这种衣服也永远不会穿破,但是当他试图想将新发明付诸于商业化生产时,却遭到了成衣制造商们的强烈反对,因为这项发明会使整个纺织行业陷入绝境。然而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穿白衣的男人》电影中的科技幻想将通过纳米技术变成为现实。香港理工大学纳米研究中心采用低温溶胶-凝胶方法研制出了锐钛矿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织物进行处理后,在织物表面覆盖了一层保护膜(膜厚约为50-80微米),使织物具有了自清洁的功能,此外,还赋予织物以优异的耐紫外线辐射、抗菌、除味及分解有害气体的能力。使织物具有上述特殊功能的原理在于纳米二氧化钛所独有的光催化功能,经过处理后的织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光催化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不断的将沾在衣服上的脏物以及含有有机成分的有害气体分解并排除掉,毫无疑问,作为一种产业化的产品,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纺织品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自然界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荷花效应”,它是由两名德国植物学家首先发现的,自然界中很多植物都有着荷花的自清洁效应,因此,引起了科学家门的广泛注意而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自清洁效应归属于植物微形态学乳头突出及化学封蜡覆盖在叶的表面所产生,可以通过对纺织品进行功能性整理来模拟“荷花效应”。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和水洗测试从自清洁产品的研究和生产情况来看,经过纳米二氧化钛的自清洁产品,如瓷砖、玻璃和塑料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了,如澳大利亚的Pilkington公司采用杜邦公司的ButacitePVB产品成功的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复合玻璃,香港理工大学纳米技术中心智能纺织品/服装研究人员首次将锐钛矿型的纳米二氧化钛用于对织物的整理,在日光照射或其它含有紫外光的光线照